-每周医读-
下列关于脑囊虫病CT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变常多发
B.囊内可见小结节
C.脑实质内环形强化病灶,伴灶周水肿
D.脑实质内钙化灶,有强化
E.脑实质内的囊性病灶
Ps:文末有正确答案哦~
疾病简介脑囊虫病(cerebralcysticercosis)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猪带状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致寄生虫病,寄生于脑内称为脑囊虫病。在我国以东北、华北地区多见,西北地区及云南省次之,长江以南少见。
囊虫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2-4%,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组织,以皮下组织、骨骼肌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为常见。囊虫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者称脑囊虫病(cerebralcysticercosis)或称神经囊虫病(neurocysticercosis)。占全身感染者的50-70%,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
发病原因由猪肉绦虫的幼虫感染所致,人是绦虫的中间宿主。人感染囊虫病的方式有三种:
异体感染:主要由摄入带有虫卵的食物感染。
自体肛门-口腔途径:自体患有绦虫病,粪便含有大量虫卵和孕节,摄入后常致严重感染,人体荷虫量大。
自体小肠-胃途径:自体患有绦虫病,小肠内容物经反流入胃,常重复感染,故常为严重感染。
由于虫卵常经受污染的水、食物进入人体,因此粪口途径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患有绦虫病的病人,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逸出六钩蚴,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与淋巴循环而输送至全身和脑。
致病机理囊尾蚴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且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此外囊尾蚴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脑胶质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
临床表现最常见:癫痫发作,头痛
不常见:卒中(囊虫性蛛网膜炎引起颅底动脉炎性闭塞,常为腔梗),颅内压增高(多发囊虫或囊虫所致的脑积水)、视力丧失(眼内囊虫)、颅神经麻痹(颅底粘连或囊虫压迫)
罕见:精神异常(痴呆或精神病)、脊髓病(占1-5%)
疾病分型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
根据临床表现分型1)亚临床期:人体对异体蛋白的免疫反应,产生一层膜包绕虫体,宿主与虫体共存,无特殊临床表现;
2)活动期:虫体释放物质引起变态反应,有发作性临床症状;
3)蜕变死亡期:虫体死亡,释放大量抗原和毒素,产生强烈抗原抗体反应,典型症状;
4)钙化期:虫体死亡后,部分被吸收,部分钙化,症状减轻或消失。
根据病理特点分期包囊期(泡状期)、胶状包囊期、颗粒样结节期(结节肉芽肿期)、结节性钙化期。由此显示出的影像特点如下。
影像特点包囊期(泡状期)
本期寄生虫的包囊膜完整,宿主免疫反应轻微。在此分期,包囊中只有液体。液体的CT和MRI各序列影像学特征类似脑脊液。囊液明显长T1长T2,头节短T1短T2。
如图,脑部MRI扫描(轴位T2加权像)显示出处于两个不同分期的病变。首先,包囊内可以见到单纯的液体,此为泡状期(黑色箭头所指)。影像也显示此患者有混合类型的结节肉芽肿期病灶,表现为高信号的液体,内含钙化的头节,为低信号(白色箭头所指)。
胶状期
当包囊破溃后,包囊中的液体变为蛋白性,并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是为胶状期。在MRI影像中,病变区表现为增厚的、强化的包膜,与周围组织水肿形成对比;在CT下则表现为高密度包囊。囊液稍长T1T2,头节消失或T1信号减低,囊周水肿明显。增厚环装强化囊壁,边缘可见强化结节。
如图,脑部MRI扫描(轴位T1加权像,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显示了胶状期包囊膜的强化。
颗粒样结节期(结节肉芽肿期)
此期包囊进一步变性,水肿状况也有减轻。MRI表现出这些包囊转化为结节或混合的组织。结节样病变的周围在MRI下呈高信号,结节中央的信号强度和脑白质相同。混合类型的病灶为高信号,结节中央因头节钙化而表现为低信号;CT表现为“牛眼征”。
如图为头部CT扫描(轴位平扫)表现了两个不同分期的病灶。“牛眼征”(白色箭头所指)可见于结节肉芽肿期。钙化病灶(黑色箭头所指)可见于结节钙化期。
钙化期
此期包囊钙化,在结节内形成肉芽肿。CT显示了脑实质中钙化的病变。MRI下表现为小结性病变,在T1加权像下表现为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下表现为低信号。
如图为脑部MRI扫描(轴位T2加权像)显示结节钙化期的低信号钙化小结节。
诊断要点脑囊虫的常见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头痛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囊虫是获得性癫痫最常见的成因。后遗症为脑积水、颅内高压和痴呆。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和囊虫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脑囊虫的CT表现
1、脑实质型
a)急性脑炎型,幕上半球广泛低密度,多位于白质区,亦可散在位于皮层,全脑肿胀,增强扫描无强化。
b)多发小囊型,幕上灰白质交界多见,直径5-10mm,可见头节,增强一般无强化,周围有轻度水肿。
c)单发大囊型,边界清,常无实性结节,增强扫描大囊本身无强化,周边可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呈轻度强化。
d)多发结节或环状强化型。
e)多发钙化型,有时仅见一片钙化。
2、脑室型
以第四脑室多见,其次第三脑室,侧脑室少见。CT难以显示囊泡,有时仅表现为间接征象,脑室形态失常或局限性不对称扩大,脉络丛移位,梗阻性脑积水,有时可见囊壁钙化,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
3、脑膜型
1)侧裂池、鞍上池扩大,有轻度占位征象;
2)蛛网膜下腔扩大、变形;
3)脑室对称性扩大。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或结节样强化,脑膜强化亦可见到。
4、混合型
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表现同时存在。
脑囊虫病的MRI表现
MRI能更好的显示各种类型的脑囊虫改变,更清楚的显示囊虫壁及头节。囊虫存活期:囊性病灶,内见偏心性等T1、短T2信号头节,增强后囊壁和头节强化,周围无水肿。变性死亡期:头节消失,周围大片水肿,增强后囊壁强化。吸收钙化期:水肿消失,病灶呈低信号,无强化。
如下图病例MRI表现:脑实质型囊虫病影像片中可见到囊虫多呈圆形、大小为2-8mm的囊性病变,其内的偏心处可见到小点状影,附着在囊壁上,这时囊虫的头节,MRI显示率比较高。在囊虫存活期,往往只有轻微的周围脑组织水肿,T1加权像不明显,T2加权像才能显出。
Gd-DTPA增强扫描大致有几种表现:囊壁增强;囊壁不增强;囊内小点状增强、囊壁不增强;囊壁不增强;囊内小点状影、囊壁都增强。囊虫退变死亡时,坏死造成头节显示不清,周围水肿明显加剧。
鉴别诊断脑脓肿:多有发热,WBC明显升高;腔内密度或信号均匀,DWI高信号,周围水肿明显;环形强化,无壁结节(头节),内壁较光滑。
包虫病:可以是囊性病变,但无头节。
脑内结核瘤:常伴颅底脑膜炎,可引起血管炎。非干酪样肉芽肿:长T1长T2信号,结节状均匀强化。干酪样肉芽肿:实性部分为等长T1短T2信号,坏死中心长T1长T2信号,周边环形强化,中央无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小脑好发,结节显著强化,囊壁常无强化。DWI囊性部分多为低信号。
髓母细胞瘤:儿童多见。多位于第四脑室,可见于小脑半球。相对均匀强化或斑片状强化。
治疗方法脑囊虫的治疗应根据患者表现、疾病分期和是否存在炎症而采用个性化的方案。丙硫咪唑和吡喹酮作为常见的驱虫药,对于减少脑实质中的包囊数量乃至降低癫痫长期发作频率都有很好的疗效。
有时在用药48小时后症状会因为包囊变性和水肿而恶化,此时推荐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是控制脑囊虫病患者癫痫发作的主要手段。外科治疗可以用于复杂的病例,包括插入引流管,用神经内窥镜移除包囊等。
预防方法彻底控制消除中间宿主:杜绝囊虫猪的生产、屠宰、销售和食用对控制囊虫病流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流行区,应做到杜绝家猪放养,消除人畜共厕,加强家庭及饲养场猪的检疫检测,杜绝“米猪肉”上市流通。对囊虫-绦虫病患者应积极治疗,有条件时应在流行区实行普查普治。
对于高危感染人群,如屠宰业者、生猪贩运者、餐饮业者等,应加强疾病监测治疗,防止成为传染源头。切断各种传播途径:广泛宣传,加强疾病防控教育,改善环境卫生,改变不能生活生产习惯。生猪饲养、屠宰、交易等场所要经常消毒处理,防止虫卵污染。
希望各位老师能在留言区写下您的见解,方便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们会精选优质的留言放入评论区,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腰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手段
周杰伦被确定的强直性脊柱炎,如何进行鉴别和诊断
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患者应警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基层必备-冠心病分级诊断治疗方案(上)
基层必备-冠心病分级诊断治疗方案(下)
浅谈胃癌的诊断金标准和后期的治疗与建议
无痛性咽下困难?食物反流严重?难道这是...
肾结石与胆囊结石,应与哪些常见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磁共振短T1信号的6种颅内病变,不得不看
简单几招,教你从学会看
罕见静脉系统平滑肌瘤
脑血栓的诊断依据及影像鉴别
▼
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支持
让患者得其医,让医者得其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sbj/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