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是牙医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操作,也是牙医的基本功。智齿要拔,龋坏严重无法修复的要拔,正畸需要时要拔,甚至极个别种植也需要拔牙...
但是,这分分钟的拔牙,也是一种对技术和判断力的考验。万一拔错了,那就是极其严重的问题。患者扎心,医生也扎心。
这不,最近媒体就报道了两起拔错牙的事件。我们选取了这几年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作为牙医,我们应当汲取教训,不犯这种严重的错误。
原因1:误拔了智齿据黄金眼报道:今年4月24号,患者小赵到杭医院口腔科拔牙。结果医生给他拔错了。
小赵想拔除的牙齿,在这颗门牙的里面,是朝里面长的。从拍的X光片来看,就在这个位置。结果,医生给他把智齿拔除了。可能医生拔智齿拔习惯了。
小赵说:
“它老是刮到舌头嘛,很难受的,睡觉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刮到舌苔,有时候会刮破。两个小时后,因为麻药过去了,我一摸,我要拔的那颗牙齿还在。目前,双方正在沟通。院方表医院先做下检查,看拔掉的那颗牙齿是否受影响,然后双方再协商。
警示:当患者来拔牙,即使智齿有问题,也一定要去确认患者到底想拔除哪颗牙?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是来拔除智齿的。一定要仔细沟通,确认无误。原因2:误拔乳门牙据新闻在线报道:今年5月的一个周六,广西女孩小雨在妈妈的陪同下,医院计划拔掉一颗多生牙。可小雨刚拔完牙,妈妈一看就懵了,怎么多生牙没事,倒是乳门牙被拔了。
最为致命的是,在拔牙前医生并没有给患者拍片确认情况,而是很快就打麻药动手拔牙了。
随后,医院组织了专家进行调查,基本确认了事情的经过:拔除乳门牙这一决定,相关医生并未征求家长同意,而是擅自进行了拔牙手术。医院说:
“当事医生在初步检查后发现,如果拔除这颗多生牙肯定会影响到乳门牙,所以得两颗牙齿都拔除,但当班的口腔医生没有就此及时跟家长沟通并告知目前,院方在短时间内进行了自查和处理,并且已经正式向小雨和她的家人道歉,做出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警示:在拔牙前,一定要和患者沟通。患者想拔除的牙,不一定和你通过医学专业判断确定的应该拔除的牙一致。在事发前,沟通确认,一定比事发后来解释更重要。
原因3:告知不充分据扬州交通广播年03月15日报道,医院进行拔牙手术,结果在拔牙后一周拆线时,王女士发现牙齿被拔错了,坏牙还在,好牙没了!
随后,医院要个说法。但她的主治医生认为,王女士在拔牙前已经签署了相关的协议,白纸黑字确认同意拔牙,医院的弥补措施,只能帮她再把坏牙拔掉。
最终,医院同意退还王女士,元治疗费用。
警示:治牙拔牙一定要和患者充分交流,对于相关协议也要认真告知患者,毕竟患者对医疗知识掌握,和医生对口腔知识的掌握并不对称。这样才能减少纠纷产生。
原因4:信息传递错误这个事情发生较早。年10月27日,患者小姜来到医院拔牙,结果医生拔掉的是一颗原本健康的牙齿。
在这次拔牙事故中,医院犯下了一连串致命错误
1.诊断错误
他坏的牙齿明明是“左下牙”
但在确诊单上,医生却写着“右上牙”
2.收费单错误
收费单上,又错写成了“左上牙”
3.手术错误
最终导致小姜一颗好的“左上牙”被拔掉了
而患者的问题则是,小姜在接过确诊单后,并没有仔细阅读,便快速地签下字。也有责任。
在拔错了牙以后,医院没有及时解决处理,反而打出一张清单:综合收费10元、口内治疗元、麻药费元,共计元。
事后,院方提出愿意赔偿元。由于医患双方不能达成和解,最后患者向成都高新区法院提起了诉讼。
警示:在这次事件中,拔错牙的事情,主要是诊断等环节出现一连串错误所致。诊所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也导致了纠纷的扩大。这就提示我们牙医,在诊断时,细心再细心。一定要和患者核对信息,避免诊疗错误。
牙医有话说对于拔错牙的事情,口外牙医吴斌曾经讲述了一个故事。
某日,患者来找他看牙。在没拔牙之前:
患者说:医生,你千万别给我拔错牙了。
这让他心生反感,觉得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不信任。
而事实上,现在很多患者虽然有这个担心,但并不会和医生说千万别拔错牙了。这种无声的信任,就提醒我们,看牙一定要认真,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知识。
当然,吴斌也有反思。他说
“当然还要提醒我们医生的,就是因为由于我们有时候疏忽,马虎,确实出现过拔错牙,治错牙的情况,大多时候是因为口内坏牙太多,或者不是患者主诉牙,或者部位记录法没仔细看,让某些患者对我们发生了质疑,产生了怀疑的态度,所以这也要求我们一定要严格,严谨,三查七对,一定要避免发生此类低级错误,虽然我们不是神,我们会犯错,但是我们更要严谨,精确,不去犯这样无法低级的错误。他还分享了他在北大口腔进修时的一些经验
“说个事吧,拔正畸牙一直是我比较紧张的,因为牙列拥挤,稍有不慎就可能拔错牙位,每次我都会再三确认,并且让学生助手帮助再次确认,在魏公村进修那会,还有特殊标记的染色液体去定位,三方核对后,才开始拔牙。所以,学都那么认真了,我们还有什么不去认真呢。综观以上误操作,大家应注意以下几点:
重点是责任心,注意力要集中,要有良好的照明,正确的体位,必要的核对,充分的交流,规范的操作步骤。
来源:茄子口腔
往期推荐
1.蛀牙反复疼痛!广东一8岁女童竟然脑内长了大脓肿!
2.牙齿被迫拔除,原因竟是金属桩核冠引起巨大磁共振伪影
3.一位老牙医多年总结的五十九条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1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