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囊状团块的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包括基底层、颗粒层、棘细胞层、角化层),囊的外层即基质层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连接紧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清除。在疾病之初期,若无感染,由于胆脂瘤较小并无特殊不适症状。随着团块的不断堆积,胆脂瘤体积不断增加,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1.耳部闷堵感当外耳道胆脂瘤体积增大堵塞外耳道时会出现耳部闷堵感。2.听力下降外耳道管径被阻塞2/3以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有时当局部继发炎症时,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3.耳痛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常常继发感染,可出现剧烈的耳痛。4.耳漏如果继发感染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带血的血性分泌物。5.其他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下、后壁,通过破坏处进而侵犯到乳突、鼓窦及上鼓室,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侵犯面神经乳突段引起周围性面瘫、侵犯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胆脂瘤进一步增大,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颈侧脓肿、瘘管、眩晕及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症状。近日,我科收治了一名外耳道胆脂瘤的患者,患者以耳痛伴听力下降之主诉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经视频耳内镜行右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手术顺利,随着附着在鼓膜上的胆脂瘤被完整取出,光亮灰白色的鼓膜被完全清晰暴露,患者预后良好,未有其他不适。家庭护理1.应注意耳部清洁,避免耳内脓液引起周围皮肤感染;2.本病引起的听力下降,在经过治疗后,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切莫急躁;3.家人多与患者沟通,分散患者对疾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kfhl/1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