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倒计时:61天
1、以下哪项佝偻病表现是由骨样组织堆积造成的
A、肋缘外翻B、“O”形腿C、手镯征D、“乒乓头”试验阳性E、郝氏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6个月以上的小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是由骨样组织堆积而成。(C对)
2、佝偻病颅骨软化多见于
A、早产儿B、新生儿C、1~3个月婴儿D、3~6个月婴儿E、9~12个月婴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造成以骨骼畸形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见于2岁以下小儿。临床分为4期:初期、激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激期)除活动早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其次为全身肌肉松弛。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方颅多见于7~8个月患儿,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D对ABCE错)。
3、营养不良患儿最初的表现是
A、体重减轻B、体重不增C、低血糖D、心音低钝E、体温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常伴有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以后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B对A错);之后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减慢、心音低钝、血压偏低,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状,婴儿常有饥饿性便秘或腹泻(CDE错)。
4、肋骨串珠及郝氏沟多见于
A、1~2个月B、3~4个月C、6~10个月D、1岁左右E、3岁以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胸部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呈钝圆形隆起称“肋串珠”,以第7~10肋最为显著;肋骨软化,受膈肌牵拉,其附着处的肋骨内陷形成横沟(称为郝氏沟),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D对ABCE错)。
5、患儿,男,5个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最可能发生的骨骼改变是
A、串珠肋B、鸡胸C、颅骨软化D、方颅E、O形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发生颅骨改变时,6个月以内的患儿可表现为颅骨软化(C对);7~8月患儿可有方颅(D错);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的婴儿(AB错);能站立或会行走的1岁左右患儿,可出现O形腿(E错)。
6、患儿,男,6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睡眠不安、易激惹、多汗。近日户外活动增多,突然出现惊厥,约10秒,抽搐停止后,精神、食欲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
A、癫痫B、低血糖C、高热惊厥D、营养不良E、手足搐搦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致血钙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案例中患儿6个月,在户外活动增多,即接受日晒时间增多后突然出现惊厥,持续时间10秒钟,符合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表现(E对);癫痫会伴有意识障碍,会出现精神症状(A错);低血糖抽搐多在空腹或餐后(反应性低血糖)发生(B错);高热惊厥患儿应伴有高热(C错);营养不良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随后患儿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至消失(D错)。
7、婴儿期引起无热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
A、呼吸道感染B、脑脓肿C、重症肺炎D、脑积水E、低钙血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高热惊厥最常见的病因是全身或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无热惊厥常见的原因是非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和非感染性全身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称婴儿性手足搐搦症,绝大多数见于婴儿时期,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以致血清钙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出现惊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状(E对ABCD错)。
8、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是
A、躯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颊B、四肢-躯干-臀部-面颊C、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D、面颊-腹部-四肢-躯干-臀部E、躯干-腹部-臀部-面颊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营养不良患儿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腹、胸背、腰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C对ABDE错)。
9、婴儿开始补充维生素D的时间是
A、生后1周B、生后2周C、生后3周D、生后4周E、生后2个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维生素D缺乏容易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佝偻病和手足抽搐症,体内维生素的来源为皮肤下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若是维生素的摄入不足易导致佝偻病,为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婴儿应在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IU,可添加鱼肝油等(B对ACDE错)。
10、预防佝偻病的措施不妥的是
A、婴儿期多服用钙片B、多到户外晒太阳C、多食维生素D的食物D、每天口服维生素D~IUE、冬季肌内注射维生素D10万~20万IU一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肌内注射维生素D适用于重症和合并肺炎、腹泻、急性传染病以及无法口服者,若用作冬季的预防措施,会适得其反,引起中毒(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主要为定期户外运动,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染,对于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天可给予维生素D~IU,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的辅食(ABCD对)。
雪狐狸
一个有温度
专业的护考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zjj/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