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概述
男,侗族,61岁,患者14天前突医院就诊。
既往史:
1.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有“高血压”病史;
2.无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史,无乙肝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现病史:
“左侧额顶部出血”并收住院治疗,予积极对症处理并完善相关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在局麻下行左侧颅骨钻孔引流术,术后予护脑、护胃、适当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控制血压等治疗;头部CT检查提示:颅内血肿较前减少,水肿较前加重,中线结构偏移;完善头部MRI提示:“左侧额顶叶团状占位性病灶,考虑肿瘤性病变,多为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伴瘤内出血”;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患者自入院以来,神志模糊,呼唤应答,留置鼻饲管及尿管,未进食,大便未解。入院查体
生命特征:
T37℃,P58次/分,R20次/分,BP/60mmHg
体格检查:
1.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模糊,被动体位,慢性面容,查体不配合。
2.无皮下结节或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压痛。
3.头颅无畸形,眼睑正常,结膜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正常,瞳孔对光反射。
4.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无畸形,无异常出血及分泌物,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口咽检查不配合。
5.颈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左右叶未及肿块,不肿大。
6.胸廓对称,两侧正常,呼吸动度两侧一致,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
7.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8.心率58次/分,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及心包叩击音。无周围血管征。
9.脊柱无畸形,无侧弯。四肢无畸形,无杵状指(趾),各关节无红肿。无双下肢水肿,未见静脉曲张,肌肉无萎缩。
年6月17日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5日无菌生长,尿培养正常,菌落计数cfu/mL,正常;
脑脊液培养5日无菌生长;
分泌物涂片RBC3+,WBC满视野/HP,可见脓球;
脑脊液:墨汁染色找隐球菌未找到新型隐球菌,抗酸染色未找见抗酸杆菌,革兰染色未找见细菌;脑脊液培养5日无菌生长;
尿培养正常,菌落计数cfu/mL,正常;
脑脊液培养5日无菌生长;
脑脊液培养5日无菌生长。
初步诊疗
头部CT示:左侧顶叶脑出血。
◆头部MRI平扫+增强检查示:1.左侧额顶叶团块状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性病变,多为高级别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伴瘤内出血。2.脑中线结构明显向右侧偏移。3.左侧顶骨局部缺损并头皮软组织肿胀。
◆头部CT示:1、左侧额顶叶大片低密度影,伴斑片高密度影,中线结构明显受压右移,考虑:瘤卒中伴水肿?其他?2、颅底动脉粥样硬化。
行急诊手术,术中穿刺病变部位引出脓性液体,排除肿瘤病变,证实脑脓肿。
使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炎治疗。
1.左侧额颞顶部开颅术后改变,颅骨缺损,颅内见引流管影,颅内出血灶较前减少,左侧侧脑室受压较前稍减轻,颅底动脉粥样硬化同前。
2.两下肺病灶较前减少,右肺上中叶新见斑片状模糊影,考虑感染性病变。3.纵隔多发淋巴结稍大伴钙化。
4.双侧胸膜增厚较前明显,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
5.主动脉弓钙化斑,胸腰椎退行性改变。
1.引流管取出,局部脑膜脑膨出同前,左侧大脑半球环形团片软组织密度影,急诊复查CT,颅内水肿严重,中线结构明显受压右移,颅底动脉粥样硬化同前。
宏基因检测结果示:人型支原体,序列数,根据药学组会诊后,继续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炎治疗。
1.左侧大脑半球环形影明显缩小,轮廓不清,脑内见引流管,脑出血明显减少,低密度影减少,中线结构右移明显减轻,脑积水明显减少。
2.双肺病灶明显减少。
3.纵隔多发淋巴结稍大伴钙化。
4.双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增多。
5.脾内小钙化灶。
停用万古霉素。
年6月18日
1
年6月21日
2
年6月25日
3
年6月26日
4
调整治疗
左侧大脑半球环形影显示不清,脑内引流管已拔出,脑出血明显减少,低密度影减少,中线结构右移大致同前,左侧硬膜下积液。改用多西环素+美罗培南抗炎治疗。
1.左侧额颞顶部颅骨缺如,术区可见条片状异常信号影,术区感染性病变,局部脓肿形成可能,伴局部小出血灶可能。
2.右侧侧脑室旁缺血性脑白质病变。
1.左侧大脑半球环形影显示不清,脑内引流管已拔出,脑出血进一步减少,低密度影减少,中线结构右移大致同前,左侧硬膜下积液较前明显减少。
2.双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进一步减少。
3.主动脉弓钙化斑。胸腰椎退行性改变。
1.左侧大脑半球环形影显示不清,脑内低密度影及少量出血较前无明显变化,中线结构右移大致同前。
年7月2日1
年7月6日2
年7月11日3
年7月15日
4
调整治疗
复查CT颅内水肿减轻,中线结构逐渐回位,当日停用美罗培南,仅用多西环素抗炎。
左侧额颞顶部呈术后改变,左侧额颞顶叶大片状水肿信号影较前缩小,额顶颞叶条片状影较前缩小,T2WI信号减低,增强可见强化,术区头皮下条片状影较前明显减少,增强仍可见强化,中线结构较前改善。
出院时MRI,颅内病灶基本吸收。
-7-28
-11-6
出院诊断
1.左侧颞叶占位性病变并脑疝形成:脑脓肿;
2.高血压2级高危组;
3.肺部感染;
4.继发性癫痫;
5.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
疾病转归及诊疗体会患医院就诊,行转孔引流术治疗治疗,术后突发左侧颜面部抽搐,流涎,复查水肿加重,中线结构右移,患者病情危重,家属为求治疗,遂急诊我院。患者先后以行两次手术治疗,机体耐受较差、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且家庭经济困难,家属反复商议决定同意再次行手术治疗。急诊行“开颅探查+内减压术”,术后诸多并发症的出现使得原本并不乐观的病情变得更加的糟糕,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时间长、费用高、预后情况不明,家属曾多次想放弃治疗,医护人员与家属反复沟通后继续住院治疗。予以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疗效欠佳,行基因检测找见人型支原体且序列数高,考虑致病菌的可能,积极完善药学会诊后更改抗生素为多西环素+美罗培南抗感染及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治疗,更改多西环素以来患者体温逐步下降直至正常定期复查CT及MRI颅内水肿减轻且病灶进一步吸收,抗感染治疗有效,一般情况好转。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模糊,高级智能障碍,双下肢及左上肢肌力4级,右上肢偏瘫。mNGS检测在病原微生物中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中mNGS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鉴定,病原体耐药、分型及流行溯源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医生病情的的判断,后续用药或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mNGS快速、准确的特点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合伙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1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