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
概述
年伦琴(WilhelmConardRoentgen)发现X线。
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珀塞尔(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Bloch)各自独立发现核磁共振现象。
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达马迪安(Damadian)发现鼠正常组织与癌组织中氢原子核弛豫时间不同,肿瘤T1时间延长。
年纽约州立大学的劳特布尔(P.C.Lauterbur)发现磁共振空间定位技术获得两个充水试管核磁共振水模图像。
年英国阿伯丁大学的马拉德(Mallard),取得人头部磁共振图像。
年商品MRI机问世,用于临床。
年国产MR机商品化。
MRI优点
1:无X线损伤(无电离辐射损伤);
2:组织对比度分辨率高;
3:任意方位多序列多参数成像;
4:无颅底骨伪影干扰;
5:不用造影剂可特殊成像,如MRA(磁共振血管成像)、M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U(磁共振尿路成像)等;
6:可提供生理、生化及功能方面信息。
MRI缺点(禁忌症)
1:有心脏起搏器、药物泵或铁磁性物质者不能做MRI检查(虽现今有新型心脏起搏器,可适用于磁共振检查,但必须出示其出厂说明书并在告知书中签名,且在临床医生陪同下检查);
2:怀孕三个月以内之孕妇不适宜做MRI检查(一般在孕中期20W以后做比较好);
3:危重疾病、需抢救者不宜做MRI检查;
4:有幽闭恐惧症者不宜做MRI检查;
5:对钙化不敏感,噪声大,伪影多;
6:价格较贵、扫描时间较长。
磁共振成像设备分类
按场强分:
1:低场(0.5T以下);
2:中场(0.5T-1.0T);
3:高场(1.5T以上);
按磁体类型分:
1:永磁(低场);
2:常导——电磁(低场);
3:超导(中、高场);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许多元素的原子核,如1H、14N和31P等进行自旋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自旋轴的排列是无规律的,但将其置于外加磁场中时,核自旋空间取向从无序向有序过渡。自旋系统的磁化矢量由零逐渐增长,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磁化强度达到稳定值。如果此时核自旋系统受到外界作用,如一定频率的射频激发原子核即可引起共振效应。在射频脉冲停止后,自旋系统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维持这种状态,将回复到磁场中原来的排列状态,同时释放出微弱的能量,成为射电信号,把这许多信号检出,并使之能进行空间分辨,就得到运动中原子核分布图像。
磁共振成像选择1H的理由
1:人体约70%由水组成。H是人体中最多的原子核,约占人体中总原子核数的2/3以上;
2:1H的磁化率在人体原子核中是最高的。
MR图像组织对比
自选回波(SE)序列时,利用重复时间(TR)和回波时间(TE)的组合得到反映组织不同对比的图像(加权像)。
不同物质信号特征
科普一下为什么金属为什么不可以进入磁共振检查室▼
核磁共振检查金属勿入▲
MRI常见部位与其他检查比较
一、颅脑
1、病人检查前准备:
颅脑MRI检查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应注意:去除发卡、耳环、项链、义眼、假牙(固定假牙一般影响不大,但对DWI扩散加权成像比较敏感,可致部伪影,亦可进行检查)。
2、适应症:
1)颅内各种肿瘤:脑内肿瘤、脑膜肿瘤、脑室肿瘤、垂体肿瘤、颅神经肿瘤、转移瘤等其他颅内肿瘤;
2)颅内炎症:脑炎、脑脓肿、结核、脑膜炎症、寄生虫病等其他炎症;
3)脑血管疾病:血管畸形、动脉瘤、颅内出血(CT为首选)、脑梗塞(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MRA相结合能检出超急性期脑梗塞)等其他脑血管疾病;
4)各种颅脑发育异常:
5)各种脑白质病变:
6)颅脑外伤:
7)颅骨病变:
3、与CT比较
1)脑干病变、后颅窝病变、脑白质病变、急性脑梗塞、脑血管畸形、颅神经病变、垂体病变等的检查,MRI明显优于CT;
2)对脑出血早期诊断MRI不如CT敏感。
垂体囊腺瘤▲
垂体微腺瘤▲
垂体大腺瘤▲
二、五官
1、病人准备:同颅脑检查一致,有固定假牙者不作MRI检查;
2、适应症:
1)眼眶病变:肿瘤、炎症、泪腺病变等其他病变;
2)眼球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视网膜剥脱等其他眼球病变;
3)鼻咽部病变:鼻咽癌、纤维血管瘤等其他肿瘤;
4)副鼻窦病变:炎症、肿瘤;
5)口腔颌面部病变:延腺肿瘤、口咽肿瘤、喉部病变、舌肿瘤等其他软组织肿瘤。
3、与CT比较
1)对于眼球病变、颞颌关节病变,MRI明显优于CT;
2)对于其他五官病变,MRI优于或等同于CT。
三、脊柱脊髓
1、病人准备:
去除项链、文胸、皮带、裤钩、膏药等其他禁止带入磁共振检查室的物品;
2、禁忌症:
1)脊柱手术后金属内固定病人(钛合金内固定者可进行MRI检查,但金属内固定区域有轻微伪影);
2)有宫内节育器者(新型材料可行MRI检查)不宜进行下腰部及骶尾骨MRI检查,易导致伪影,这类情况特别需要做检查者应先取出节育器。
3、适应症:
1)脊柱外伤:骨折、脊髓压迫、脊髓损伤
2)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膜外肿瘤、髓外膜内肿瘤;
3)椎骨肿瘤:椎体及附件的各种良恶性肿瘤;
4)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椎管狭窄、脊椎滑移、后纵韧带病变、黄韧带病变;
5)脊柱炎症性病变:脊柱结核、化脓性脊柱炎、硬膜外脓肿、类风湿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6)脊柱各种先天畸形:脊椎裂、脊髓纵裂、脊膜膨出、脊髓膨出、神经管闭合不全、脊髓空洞症、脊髓低位、畸胎瘤、背部皮毛窦等。
4、与CT比较
脊柱脊髓是MRI的强项,几乎对于所有的脊柱、脊髓病变,MRI均明显优于CT。
脊髓空洞症(颈段)▲
胸椎结核伴脓肿形成▲
四、骨、骨关节及软组织
1、病人准备:去除体表一切金属,其他无需特殊准备;
2、禁忌症:体内有金属异物或金属内固定者(钛合金除外);
3、适应症:
1)骨骼各种良恶性肿瘤;
2)膝关节病变: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软骨损伤、肌腱病变、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
3)肩关节:关节盂损伤、肩袖损伤、肌腱病变等;
4)髋关节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
5)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病变;
6)骨髓病变: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7)软组织病变:各种软组织良恶性肿瘤、软组织炎症等。
4、与CT比较
1)关节病变、骨髓病变、软组织病变,MRI明显优于CT;
2)对于骨折线的显示MRI不及X线检查,但对于骨骼挫伤,MRI明显优于X线及CT。
五、肝胆胰脾
1、病人准备:
1)肝脏、胰腺、脾脏检查者可少量进食,但不宜过多;
2)胆道检查者需禁食、禁饮水6小时;
3)去除体表金属,胆道术后有金属夹者不宜作MRI检查。
2、适应症:
1)肝脏肿瘤:原发性肝癌、转移瘤、血管瘤、囊肿等其他良恶性肿瘤;
2)肝脏炎症和寄生虫病:细菌性肝脓肿、肝脏阿米巴病、炎性假瘤、肝包虫病等;
3)肝脏弥散性病变: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评价、脂肪肝、色素沉着、代谢性病变等;
4)胆道病变: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管癌、壶腹肿瘤、胆道炎症、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
5)胰腺病变: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癌、胰岛细胞癌、转移瘤等;
6)脾脏病变:脾脏肿瘤、脾脏炎症、脾梗塞等。
3、与CT比较
1)对于肝脏肿瘤,MRI平扫等于或优于CT平扫加增强,MRI平扫加增强肯定优于CT平扫加增强;
2)对于肝硬化评价、肝硬化引起的增生结节及癌前病变的检查,MRI明显优于CT;
3)脾脏、胰腺病变,MRI等于或优于CT;
4)对于胆道病变,MRI明显优于CT。
肝脏转移瘤▲
六、肾脏、肾上腺及输尿管
1、病人准备:去除体表一切金属;扫描前禁食禁水四小时。
2、适应症:
1)肾脏病变:肾脏良恶性肿瘤、肾盂肿瘤、肾脏脓肿、肾脏结核、肾脏囊性病变、肾脏外伤、肾周病变、肾脏先天畸形等;
2)输尿管病变: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结核、先天畸形等;
3)肾上腺病变:肾上腺腺瘤、嗜络细胞瘤、肾上腺癌、髓样脂肪瘤、转移瘤、柯兴氏综合症、肾上腺结核等。
3、与CT比较
1)肾上腺病变,MRI明显优于CT;
2)肾脏、输尿管病变,MRI优于CT;
3)尿路结石,MRI明显不如CT。
双肾多发囊肿▲
七、盆腔
1、病人准备:
1)去除体表任何金属;
2)扫描前,禁食禁水四小时;如果能做清洁灌肠,则图像质量不会受到肠道、直肠内容物的影响;
3)如果不是指定检查膀胱,则将尿排空以消除膀胱蠕动伪影;
4)避孕环无法行盆腔MRI扫描,特别需要检查者先将节育器取出。
2、适应症
1)子宫病变:内膜增生症、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颈腺囊肿、子宫腺肌症、子宫体癌、子宫颈癌等;
2)卵巢病变:各种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癌、囊腺瘤、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其他妇科疾病:异位妊娠等;
4)产科检查:骨盆MRI测量、胎盘评价、脐带显示、胎儿评价(发育、畸形、胎位)、滋养细胞肿瘤等;
5)膀胱病变:良恶性肿瘤、膀胱憩室等;
6)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MRI是目前检出早期前列腺癌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性病变等;
7)睾丸及附睾病变:隐睾症、睾丸肿瘤、附睾结核等。
3、与CT比较
1)对于子宫病变、前列腺病变、产科检查,MRI明显优于CT;
2)盆腔其他病变的检查,MRI优于或等于CT。
子宫颈占位▲
八、呼吸系统
1、病人准备:去除体表一切金属,其他无需特殊准备。
2、适应症:
1)纵膈肿瘤:淋巴瘤、胸腺瘤、神经元性肿瘤、畸胎瘤、食管肿瘤、胸内甲状腺、生殖细胞瘤等;
2)肺部病变:肺癌、良性肿瘤、肺动脉血栓肺梗塞、肺部炎症、动静脉畸形;
3)胸膜和胸壁病变:胸膜肿瘤、胸腔积液、胸壁肿瘤等。
3、与CT比较
对于肺内绝大多数病变,MRI远不及CT。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