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救了我母亲的命,要不是你们抢救及时,恐怕……”近日,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ICU)的苏奶奶身体逐渐恢复,家属医院医事管理部部长,神经外科主任兼ICU主任时斌武的手感激地说。并将一面写着“医术精湛深情永记妙手回春医之楷模”的锦旗敬送给ICU全体医护人员。
6月18日晚,72岁的患者苏奶奶(化名)不慎倒卧在卫生间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恶心、呕吐及小便失禁。邻居发现这一幕后,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凌晨0:30左右,患者经救护车送至我院就诊。急诊立即给予紧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降颅压处置,同时完善相关检查,邀请神经外科、内科等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
头颅+胸部CT提示:脑出血量多,梗阻性脑积水,脑疝形成;
心电图示:异位节律,心室率次/分,快速性心房纤颤,左室高电压,ST-T改变;
入院查体:呼吸12次/分,血压/mmHg,心率次/分,昏迷状态,GCS评分:6分(E1M4V1),双侧瞳孔圆形,对光反射迟钝……
检查单上的每一项极限数据、每一个字眼都在提示:“危急!危急!危急!”患者随即被平车送往ICU急救。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致命并发症,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力不均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脑疝。如颅内肿瘤、脓肿、寄生虫等颅内占位病变,颅内损伤,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膜炎等。
主要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瞳孔改变、运动障碍及生命体征不稳定。
脑疝进展迅速,且常危及生命,一医院。治疗措施有积极降颅压,迅速去除病因,维持生命体征。病因难以明确或缺乏有效治疗者,可选择手术方式降颅压。但脑疝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来形容急性脑疝患者急救再贴切不过,这类患者发病突然、进展快,快一秒施救,患者就多一分生还的希望。
“患者脑室系统出血,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疝形成,随时会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时斌武主任查看患者病情及过往病史后,神情严肃地说到。
众所周知,开颅手术是一种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外科手术,况且患者年岁已高,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多年,贸然手术必然会增加麻醉及手术的风险,但这也是此刻正摆在时主任他们面前又不得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医生,拜托你们,请尽你们最大的能力救救我的母亲,谢谢你们了。”得知母亲病情紧急,同为医务人员的苏奶奶家属紧紧攥住医生的手,眼神里满是担忧和期望。
“请家属放心,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轻言放弃”,时主任向家属介绍到。
鉴于患者病情危重,手术治疗解除脑疝迫在眉睫,时主任立即召集内科、神经外科、手麻科等科室联合会诊,尽快为病人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经全面评估,有着丰富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全麻下侧脑室外引流术+内镜下血肿清除术+颅骨回植术。
当日凌晨2时30分许,距离患者入院仅两个小时,带着患者家属的重托,在手麻科的密切配合下,时主任率神经外科手术团队按照既定方案,经过4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脑部血肿引流管通畅,急性脑疝症状缓解,被再次送回ICU继续接受严密监护及治疗。
手术虽然成功了,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病较多,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加上术前营养状况不佳,一系列并发症会接踵而来,任何一种并发症对老人都可能有致命的危险。巨大的压力,再次压到了医护人员肩上。
我院重症医学科拥有合理的术后管理体系,自苏奶奶转入ICU的那一刻起,全体医护人员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kfhl/1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