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1.(基础知识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关于高血压,正确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为主(B)继发性高血压不足5%(C)70%继发性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引起(D)以上说法都正确C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大都需要终身治疗。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髙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5%~10%,其中许多可经特异性治疗获得根治,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通过手术等治疗可痊愈。2.(基础知识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A.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B.由肾实质疾病引起C.由某些内分泌疾病引起D.在遗传背景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生活习惯的诱因发病E.以上都是D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髙血压,大都需要终身治疗。3.(基础知识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关于自测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择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B.自测血压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C.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连续自测血压7天D.对精神焦虑的患者鼓励其自测血压E.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1天自测血压D自测血压:家庭自我测量血压(自测血压)是指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他环境所测量的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性高压,对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优点。现已作为测量血压的方式之一。但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思者,不建议自测血压。对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自测血压的频率。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室血压值。正常上限参考值为/85mmHg。故选D。4.(技能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健康风险评估中,绝对危险性是指()。A.个人评估危险度与人群平均危险度的比较结果B.未来若干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一般以发病率来表示C.未来若干年内罹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一般以患病率来表示D.绝对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E.个人评估危险度与人群平均危险度的差值B发病率(绝对危险性):绝对危险性是以发病率的方式来表示未来若干年内发生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当前风险”和“理想风险”之间的差值,即是受评估者的健康改善空间。如果受评估者已患某种疾病或已达到疾病诊断标准,则报告中不再显示风险评估结果。选项B正确当选。5.(技能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健康风险评估的原理是()。A.将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来推测个人发病或死亡风险B.以不同年龄阶段健康数据比较推测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C.以个人目前健康数据与个人既往健康数据比较推测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D.以不同性别人群健康数据推测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E.以不同地区人群健康数据比较推测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A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以推估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运算过程。选项A正确当选。6.(技能练习题最佳选择题)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以推估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过程,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性的量化估计。A.调查B.控制C.监督D.运算D健康风险评估是指看起来健康而且没有任何病状的人,可能因为具有某些潜在风险因子,而导致发病或死亡的可能性;若是能够将这些潜在的风险因子识别出来,并且加以消除或控制的话,即可达到预防疾病发生或延迟发病时间的效果。简单的说,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以大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与个人数据比较以推估个人患病或死亡风险的运算过程。选项D正确当选。1.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健康教育应强调
A.限制饮水量
B.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C.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监测基础体温
E.限制患者户外活动
2.患者,男性,20岁。中耳炎1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38℃,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医院查血白细胞13X/L,颈项强直,脑脊液培养肺炎球菌,使用青霉素抗感染。使用抗生素几天后应复查脑脊液
A.1~2天
B.2~3天
C.3~4天
D.4~5天
E.5~6天
3.患儿男,6个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热退,病情好转,复查脑脊液细胞数由x/L降至50x/L。近2天又开始发烧,体温39.8℃,并出现频繁呕吐。该患儿可能并发了
A.硬膜下积液
B.脑性瘫痪
C.胶质细胞瘤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神经母细胞瘤
4.患儿,男,5岁。一周前流涕。继之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口唇有疱疹。白细胞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基本正常。首先应考虑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脑脓肿
E.脑检塞
5.患儿,男,1岁。发热3天,呕吐数次,患儿精神萎靡,前因饱满,怀疑化脓性脑膜炎。拟行腰椎穿刺,穿刺部位应选择
A.1~2腰椎间隙
B.2~3腰椎间隙
C.3~4腰椎间隙
D.4~5腰椎间隙
E.第5腰椎与第1骶椎间隙
6.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观察指标是
A.体温
B.血压
C.脉搏
D.呼吸
E.意识
//////////下滑查看答案//////////=
=
=
=
=
=
=
=
1.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健康教育应强调A.限制饮水量B.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C.预防性使用抗生素D.监测基础体温E.限制患者户外活动答案:B解析:化脓性脑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等处的化脓性感染。故B选项正确当选。教材页。2.患者,男性,20岁。中耳炎1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38℃,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医院查血白细胞13X/L,颈项强直,脑脊液培养肺炎球菌,使用青霉素抗感染。使用抗生素几天后应复查脑脊液A.1~2天B.2~3天C.3~4天D.4~5天E.5~6天答案:B解析:化胺性脑膜炎有明显的感染病史,出现发热,头痛,抽搐等症状,一般治疗2~3天后需要复查脑脊液,观察治疗效果。P3.患儿男,6个月。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经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热退,病情好转,复查脑脊液细胞数由x/L降至50x/L。近2天又开始发烧,体温39.8℃,并出现频繁呕吐。该患儿可能并发了A.硬膜下积液B.脑性瘫痪C.胶质细胞瘤D.蛛网膜下腔出血E.神经母细胞瘤答案:A解析: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脑积水、脑室管膜炎。P.患儿,男,5岁。一周前流涕。继之高热、头痛、嗜睡、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口唇有疱疹。白细胞正常。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基本正常。首先应考虑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脑脓肿E.脑检塞答案:C解析:病毒性脑膜炎由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相似。婴幼儿,儿童及成人均可患病。急性起病,或先有上感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年长儿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可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病程大多在1~2周。P.患儿,男,1岁。发热3天,呕吐数次,患儿精神萎靡,前因饱满,怀疑化脓性脑膜炎。拟行腰椎穿刺,穿刺部位应选择A.1~2腰椎间隙B.2~3腰椎间隙C.3~4腰椎间隙D.4~5腰椎间隙E.第5腰椎与第1骶椎间隙答案:D解析:新生儿一般不做,如果必须要做就一定要在腰4~5间隙。要不容易损伤脊髓引起截瘫,穿刺要用小号细针,要不容易引起脑脊液漏。6.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最重要的观察指标是A.体温B.血压C.脉搏D.呼吸E.意识答案:E解析:观察项目以意识观察最为重要。意识障碍的程度可视为判断脑损伤轻重的依据;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学习、报考健康管理师,请联系我们:
济南百跃教育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kfhl/1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