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写点自己的学习总结。《伤寒论》条文解释请参考紫极先生《伤寒易玄》或倪海厦先生伤寒讲稿。
伤寒以六经辨证,六经是人体的六个部位,书上说是六个通道。辨证论治就是综合身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表现,给疾病定位、定性,然后给出合理治疗方案。
首先得知道人体生理。
太阳经为人身最外层,含表皮、上呼吸道、膀胱气化等。
这是人体水循环的一部分,了解了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就容易理解伤寒条文和方子。
治疗原则必是根据生理过程设计的。
首先说,水的热容比较高,涵热多。水循环是帮助人体敷布热量,维持体温恒定的。通常我们说的身体的阳气,其实就是涵藏在水循环中的热,没有水也就没有阳了。因此书上说:“气为阳,血为阴,气血者皆水也。”血是脉管中的水,气是脉管外的水。遇到肢体不温的情况,就是气血之热水敷布不到了,阴阳原是一回事儿。
《黄帝内经》讲这个水循环的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中医的脏腑主要讲功能,跟今时解剖学的脏腑不完全一样。
胃代指整个消化道,人饮水之后,沿消化道一路下行。水从消化道渗出,进入腹腔,此时由脾来调控。
脾者,裨也,裨益的裨,佐助,辅助的意思。脾是帮助胃来吸收运化水液的,把从消化道渗出的水液运输到肺里去。
我们说脾不升则胃不降,假如脾不能把腹中水液往上运了,腹部湿满,胃就堵住了,没有空间了,胃里面的水分也不能吸收了。
厚朴可以温运脾,助其行水。如果胃里水饮停滞,可以用生姜散水饮。
脾把水液运到肺,一少部分用于滋润呼吸道,大部分转到心脏,转到血液中。当这个过程受到干扰时,水液运输失常,就可能大量从呼吸道、鼻腔出来,会咳,会流鼻涕。
杏仁可以帮助肺把水液转到心脏。
那么由于脾肺的这个关系,我们又说“脾为生痰之本,肺为储痰之器”。因为机体功能失常,水液败坏成痰,痰湿也顺着从脾到肺这个道路来走,从脾运到肺,有时候从呼吸道咳出来。
排肺里的痰,用桔梗。这两天火了的野荞麦根,也是排肺部脓肿的。因此我们学好伤寒讲的生理过程,所有的药都可以用到经方体系。
出汗的作用主要是调节体温。水液从肺进入血液,运输到四肢,可以进入汗腺,需要出汗的时候就出汗。因此我们说,汗血同源,都是热水。
麻黄可以通阳,开孔洞。在外开汗孔而发汗,在内开肺泡而利水液。桂枝可以强心阳,增强心脏动力,加强血液运输能力。
体内讲,血液运输经过肾脏,有一次气化过滤。水分经肾命门火蒸化,精华之津顺背部督脉一路上行入脑;废水流入膀胱,膀胱再次气化,部分水液进入肝脏成为胆汁,其余糟粕排出体外。
当后背的热水敷布不足时,后背冷,僵硬,我们用葛根。葛根吸九泉之水沿督脉上行通脑,就是这个过程。
甘草、大枣补充中焦能量,甘草稍微偏阳一点,大枣稍微偏阴一点,都很平和,容易吸收。
啰嗦这么多,还是内经那几句话,:“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有了这个整体来龙去脉,继续看书,可能就好理解了吧。
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就是这些东西。
此文,只做群友间讨论,不必转发。
有问题继续在群中交流。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白斑疯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