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是否知道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或者不经意的小动作,都有可能对宝宝的耳朵和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宝宝健康,以下伤耳动作应该尽量避免哦!
伤耳动作1:掏耳屎。
正常来说,外耳道壁上有纤毛,通过摆动可以将耳道内分泌物清理出来,无需特别清理。家长如果经常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去帮宝宝掏耳屎,轻者会破坏纤毛,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重者容易刺激皮肤鳞状细胞或基层细胞增殖,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在使乳头状瘤癌变的各种因素中,掏耳朵是最多、最直接的。如果出现您发现宝宝的耳道出现盯聆堵塞的情况,医院处理。
伤耳动作2:乱用药。
宝宝生病时,一些家长不医院就诊,而是自作主张给宝宝用药或听信偏方、古方,导致宝宝因药物的使用不当而发生永久性听力障碍。据统计分析:一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就是由药物造成的,常见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斯匹林、保泰松、乌头碱等等。宝宝及宝妈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避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的,更应警惕“一针致聋”的悲剧发生。
伤耳动作3:玩具入耳。
父母应避免宝宝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玩具小配件等塞入外耳道,否则可能引起外耳道粘膜的损伤,继发感染,引起外耳道炎、溃烂等。
伤耳动作4:用力擤鼻或吸鼻。
过于用力地擤鼻涕,特别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伤害耳朵,严重者可发生耳痛、中耳积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以及耳流脓、听力下降等。因此,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非常重要哦!
温馨提醒:宝宝父母在为宝宝擤鼻涕时,应按压一侧擤对侧,然后交换,避免两个鼻孔一起擤。如果儿童喜欢吸鼻涕,甚至形成经常性吸鼻动作,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并发脑脓肿,十分凶险。
伤耳动作5:鼻涕常流。
儿童感冒后会经常诱发鼻炎。如果您的宝宝出现鼻涕常流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感冒、急性鼻炎、咽炎时,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引起鼓膜穿孔及颅内外并发症。
伤耳动作6:长期戴耳机听音乐。
婴儿的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造成听力损伤。应尽量少带儿童到歌舞厅等声音嘈杂的娱乐场所去。此外,家庭影院中的音响音量也应适当控制,避免使用耳机。
公司做为一家修谱建网,传播家文化的互联网公司,秉着诚信理念,服务各姓氏家族事务为宗旨,承接互联网家谱和纸质家谱的纂修工作。
制作的家谱书样品,特种家谱专用纸张,可以水洗揉搓!!!
—END—
内容来源:网络
百姓通谱网·图文编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