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气温低,各种和关节有关的疾病明显增多。腰腿痛、肩膀痛的困扰在老年人当中尤其普遍。“人老了,关节自然退化,多吃点钙片,多活动活动就好了。”抱着这样的心理,很多老年人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肩周炎演变为“冻结肩”,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发展成重度。“冻结肩”最常见容易被误诊“冻结肩”是骨伤科门诊中的一种常见病,属于肩周炎后期的一种病情表现,因为多发于50岁以后的老年人,所以俗称“五十肩”。这种病最显著的两大特征,一是疼痛感极强,不管是人处于静态还是动态会伴随持续的痛感,尤其是夜痛明显,严重的“冻结肩”患者甚至会疼得24小时都无法入睡,非常痛苦。上肢功能不同程度的受限是它的第二大特征,主要表现为上肢各个活动方向均受限,诸如梳头、擦汗、吃饭、穿衣、插兜这样简单不过的动作都无法完成,有的患者甚至生活无法自理。“‘冻结肩’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患者往往有肩周炎病史或者肩关节受到牵拉、碰撞、扭旋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劳损,再有就是风、寒、湿的侵袭,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引起的。”肩关节是人体唯一一个能够度灵活转动的关节,但它的组织结构也决定了肩关节很脆弱,“肩关节是由肱骨头和肩胛盂组成的关节,肩胛盂软组织关节囊包裹着肱骨头,这样的结构决定了肩关节能做度环形动作,但缺点在于关节囊比较薄,哪怕不是非常大的损伤,比如够个东西、抬个重物,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损伤。”损伤引起的炎症、渗液等时间长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粘连,粘连得越厉害疼得越厉害,功能受限也会越来越严重。以前国外有个观点,‘冻结肩’不治疗,三个月自己就能恢复。这完全是错误的,不治疗只会越来越厉害。“冻结肩”虽然是一种软组织的病变,病程较长时也会演变为肱骨头皮质下松质骨囊样改变,有些大夫看到片子会把这种囊样改变误认为是骨结核,而骨结核的治疗方案恰恰相反,医生会要求病人尽量不要活动上肢,这样的话,反而会促发血运不良,组织粘连越发严重。“通则不痛”一双手解除病痛中医骨伤科治疗“冻结肩”目标非常明确,一是缓解疼痛,二是解除功能障碍,恢复肩关节的功能。解除功能障碍又是其中首要需要解决的。“只有肩关节功能恢复了,能动了,病人的气血也就全畅通了,中医有句话叫‘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这个理论用在这上面再合适不过了。”功能障碍主要是由肩关节组织粘连造成的,有两大办法,一是展筋法,通过手法按摩帮助病人推开粘连的肌肉组织,逐渐恢复手臂的上举、内收等功能,二是再配以益气活血的中药,疏通经络、祛风除湿,两者结合起来,再严重的“冻结肩”一般都可以治愈。展筋法是中医保守治疗中的保守治疗,缺点是较慢,一般需要多个疗程才能治愈。解除粘连法相对来说能更快地解除病人的痛苦,但因为治疗过程中疼痛特别剧烈,有一定禁忌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的病人并不适用。相比展筋法,接触粘连法属于“长痛不如短痛”。椎间盘突出治疗手术未必是首选据了解,很多骨科疾病的患者会盲目选择治疗方式,有些过早地进行了手术导致错过了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随医院都追求更简便、快捷的治疗方法,医院的首选。但风险高、年龄大、体质弱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很多患者无法手术,比如一些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管颈还是腰,要想完全回来,除非是新伤,而且要突出在二分之一以内的,它怎么出来还能怎么回去。时间太长的或者突出超过二分之一的,可以通过推、揉、掰让受压的神经、硬膜囊改变和椎间盘的组织关系,它们错开,不再受压。但是如果做过手术,打过钢板和螺丝钉,组织结构已经改变了。所以,建议不要一来就做手术,手术做得再好,随着年龄改变,骨结构发生改变,拧好的螺丝也会松动。四个动作轻松防治“冻结肩”无论有无“冻结肩”,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都应积极进行锻炼,做做体操、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都有利于全身气血的畅通和保持关节的滑利。下面这套简单的肩关节自我锻炼方法,经常做一做,无病可以早防,有病易利于恢复。一势上肢伸展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分开手背相对,两臂上举到最大限度,然后翻掌外展,屈腕收再两肋,连做20-30次,每次向上向后尽量增高。本法适于肩关节上举功能的恢复。二势握拳外展站姿同上,两手握拳贴于两肋。肘关节靠墙做支点,前臂同时向两侧外展,拳掌向上,然后收回原位。连做20-30次(仰卧位亦可进行)本法利于肩关节外旋功能的恢复。三势背手抬拉站姿同上,双手向后反背,由健手拉住患肢腕部逐渐向上抬拉,或用棍棒反手上拉,或用毛巾做反手上拉动作,反复做20-30次,本法有利于肩关节右伸功能的恢复。四势端掌旋肩站姿同上,患肢微屈,肘、腕、掌自腋下充分后伸,继向外展,渐屈肘、臂,手上绕经头顶,掌心始终保持向上,移向右外侧,向下旋滑做10-20次。本法主要锻炼肩关节展旋动作。适用于冻结肩恢复期的最后功能恢复。
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