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硬肿症最先出现硬肿的部位是
A、面颊部B、上肢C、躯干D、小腿E、臀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硬肿症又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或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尿少、体温低于35摄氏度,重者低于30摄氏度,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因此,最先发生硬肿的部位为小腿(D对ABCE错)。
2、最能反映小儿体格生长,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A、身长B、头围C、体重D、胸围E、皮下脂肪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及形态的变化,可测量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反应小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包括身长、头围、胸围、体重、皮下脂肪等,体重是最能反应小儿体格生长及营养状况的指标,同时也是儿科临床计算用药量、输液量等的重要依据(C对ABDE错)。
3、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易并发
A、脑脓肿B、肺炎C、体格发育障碍D、脑血栓形成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依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右向左分流型及无分流型三类。其中左向右分流型最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该类先心病在左右心之间或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路,当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出现暂时青紫,当分流量较大或病程较长时,可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部淤血严重,因此常并发肺炎(B对ACDE错)。
4、患儿,男,8岁。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经治疗后其病理转归最可能是
A、吸收好转B、产生空洞C、血行播散D、淋巴播散E、病灶蔓延扩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原发型肺结核的转归包括吸收好转、病变进展及恶化三种,其中吸收好转是最常见情况,表现为患儿不需特别治疗病情愈合,仅在肺部出现钙化点(A对);病变进展可出现病灶扩大、出现空洞、支气管内膜结核、干酪性肺炎等(BE错);病情恶化可引起血行播散及淋巴播散,引起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CD错)。
5、患儿,男,2岁。因“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1天,夜间症状较重”就诊。查体可见三凹征,吸气性喉鸣,咽部充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支气管炎B、急性感染性喉炎C、咽结合膜热D、疱疹性咽峡炎E、毛细支气管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感染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散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等为临床特点,冬春季多发,且多见于婴幼儿,分析题干,患儿表现与急性感染性喉炎相符(B对);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严重,有腹泻、发热及呕吐(A错);咽结合膜热是由于腺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咽炎及结合膜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C错);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D错);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月小婴儿,以喘息、三凹征、气促为主要特点(E错)。
6、女婴,出生6天,其母换尿片时发现其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而向护士咨询。护士正确的解释是
A、细菌性阴道炎所致B、真菌性阴道炎所致C、阴道黏膜肿胀所致D、阴道腺未成熟所致E、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新生儿具有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包括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乳腺肿大、口腔内改变(上皮珠、螳螂嘴等)及假月经。其中假月经是指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日,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一周停止,这是由于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无需处理,分析题干,该女婴为症状与假月经相符(E对);该女婴表现为假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与各种感染及其他因素无关(ABCD错)。
7、新生儿,胎龄35周,出生时体重g。该新生儿分类应属于
A、足月儿B、足月小样儿C、正常体重儿D、低出生体重儿E、极低出生体重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日内的婴儿,根据出生体重可将新生儿分为正常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g的新生儿,常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分析题干,该婴儿出生时体重g,符合低出生体重儿标准(D对);足月儿是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A错);足月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或低于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一组新生儿(B错);正常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g的新生儿(C错);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g的新生儿(E错)。
8、患儿1.5岁,发热、流涕3天。今日外耳道流出少量脓性分泌物,考虑为中耳炎。其易患中耳炎的原因是
A、后鼻道狭窄B、鼻腔相对较小C、鼻窦口相对较大D、咽鼓管宽、短、直E、喉部较长,呈漏斗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原因是小儿咽鼓管与成人相比宽、短、直,因此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极易向咽鼓管蔓延,引发疾病(D对ABCE错)。
9、患儿,男,8个月。11月中旬入院,其入院前2天出现发热、咳嗽,随后呕吐3次,大便呈黄色水样,10余次/天,黏液少,无腥臭。体检:T39℃,精神萎靡,前囟及眼窝凹陷,哭泪少,皮肤弹性略差,咽稍充血,心肺检查无异常,大便检査(-)。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B、铜绿假单胞菌C、白色假丝酵母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轮状病毒腹泻经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为1-3天,多发生在6-24月小儿,起病急,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分析题干,患儿表现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腹泻表现相符(A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般不引起腹泻,多感染血液病、代谢性疾病、术后等易感染患者,可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B错);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肠炎是一种真菌性感染,腹泻特点为如水样的黑绿色粪便(C错);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侵袭性肠炎,大便为含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并有全身中毒症状(DE错)。
10、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主要病因是
A、铁摄入不足B、锌摄入不足C、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D、维生素B??及叶酸供给不足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症状、红细胞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有效。分析题干,该患儿由于纯母乳喂养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发生,主要原因是维生素B??和(或)叶酸供给不足导致(D对);铁摄入不足引起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A错);锌摄入不足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不良(B错);食物中缺少维生素C时表现为出血倾向,骨骼改变(C错);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多用于评价是否有溶血出现(E错)。
考试资讯
考试干货
行业资讯
等着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