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0岁。头痛、呕吐、左侧肢体肌力下降2个月。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图2
图3
影像学报告描述轴位CT平扫(图1A),右额叶及半卵圆中心大片低密度,内见结节状等密度影(箭)。轴位T1WI(图1B),示上述结节状病变为稍高信号,后部见环状影(箭),局部脑沟变浅。轴位T2WI(图1C),结节状病变呈不均匀、较低信号(箭),灶周大片高信号影(无尾箭头)。矢状位增强T1WI(图1D),上述病变明显及不均匀结节状强化,边缘可见分叶(无尾箭头),灶周长T1信号区未见强化。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影像诊断:右额叶炎性或肉芽肿性疾病。病理诊断:右额叶结核性肉芽肿。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脑实质结核(cerebralparenchymaltuberculosis)包括结核性脑炎、结核性肉芽肿、结核性脓肿及粟粒性脑结核,病理学上分别形成局灶性脑炎样改变、干酪性坏死及朗格汉斯巨细胞及胶质增生、脓腔形成,以及脑实质弥漫性肉芽肿结节,可与脑膜结核并存。临床表现因类型不同而异,局限性病变形似肿瘤,出现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头痛等,粟粒性结核可见高热、神志模糊以及结核中毒症状,同时胸部可见结核性病变。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含量增高及氯化物减低。
影像学因脑结核类型不同而表现各异。①部位:局限性结核最常见部位是幕上脑实质,包括额叶与顶叶灰白质交界区。弥漫性者可累及幕上下脑实质,深部结构如基底核、丘脑也可受侵。②CT检查:脑炎型为局部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见环状、多结节状及斑片状强化。结核瘤或结核性肉芽肿呈结节状或斑片状等或稍高密度,内部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呈多环状、结节状及斑片状强化,环内壁较光整,有时出现靶状强化。粟粒性结核表现为脑实质弥漫性斑片状密度减低,增强扫描显示的强化灶从针尖大小至1cm左右。③MRI:脑炎型表现为局部T1稍低及T2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结核瘤或肉芽肿呈稍短T1与较短T2信号,灶周常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水肿区,有坏死时病变中央为长T1与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结节状或多结节状、环状、融合性强化。结核性脓肿为环状强化,如图2,结核性脓肿,无尾箭头示左颞叶多发环状强化。MRI对粟粒性结核显示明显优于CT,T2WI表现为多发斑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状与环状增强,即使很小的病变也可出现空洞化。如图3,粟粒性脑结核,增强T1WI示脑实质多发点状或结节状强化,箭示较大强化结节,部分病变内见空洞化改变。④X线平片与血管造影对本病价值不大,可显示钙化及脑血管移位、慢性结核性病变则见脑血管增生。⑤合并肺结核或胸内淋巴结结核表现。
鉴别诊断①脑脓肿与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临床上可见发热及白细胞计数增多,脓腔较光整。②脑囊虫病:囊腔较小而光整,内见头节,实验室检查可确诊。③脑肿瘤囊变或坏死:内壁不光整,MRS及DWI有助于鉴别。
小结脑实质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包括局限性炎症样病变、脓肿样、结节状或粟粒状病变,出现钙化及T2较低信号、合并胸内结核可提示诊断。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