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高压颅高压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症。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的征象。
ICP〉mmH2O引起相应的综合症即称为颅内压增高(increasedintracranialpressure)。
颅内压增高原因
1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大:脑水肿,脑积水,脑血流量增加。
2颅内占位性病变使颅腔空间相对减小:颅内血肿,脑脓肿,脑肿瘤。
3颅腔容积变小:狭颅症,颅底凹陷症。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1头痛2呕吐3视神经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如颅内压增高持续时间较久,则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如脑缺氧、脑水肿、脑梗塞、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甚至造成危及生命的枕骨大孔疝,压迫呼吸心跳中枢,最终导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如能及时诊断和解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则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颅高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脑疝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采取一切措施降低颅内压,防止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发生。
2.清醒病人应保持安静,不能随意活动及请假外出。一般24小时后常规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出血变化情况。病情不稳定患者如出现意识障碍加重,随时复查头颅CT。
3.对有明显头痛、频繁呕吐者更应注意观察,防止呕吐误吸非常重要,如果误吸就会因呼吸道梗阻造成脑缺氧,从而加重脑水肿。一定要让患者保持头偏侧位,并嘱咐家属发现患者呕吐及时让患者保持侧卧位。必要时用吸引器清除口腔内的残留物。舌后坠严重患者应及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如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应立即备好20%甘露醇或者速尿,并迅速向医生报告,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
4.病情容易变化期间禁用杜冷丁、吗啡等可能掩盖病情的药物。使用镇静药物造成的昏睡容易和病情变化引起的昏迷混淆,尤其吗啡可以导致瞳孔缩小,不易瞳孔观察。
5.保持大便通畅。便秘可用开塞露,禁灌肠,特别是高压灌肠。6.降低颅内压的重点护理:(1)抬高床头15°~2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
(3)控制液体摄入量及速度,注意水和电解质紊乱。(4)高热者应立即降温,因高热可使机体代谢增高,脑缺氧加重。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呼吸道梗阻可加重颅内静脉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加重颅内高压。(6)防止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鼓励能进食的病人多进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对便秘者应嘱咐病人不要用力排便,更不能采用高压大量灌肠。(7)保证脱水药按时按量注入,真正达到脱水作用。(8)密切注意癫痫发作先兆,并及时、按时、按量给抗癫痫药物。发作后要注意给降低颅内压的处理和护理措施。以上是我们总结多年护理高颅压患者的临床经验而得出的护理体会,按照以上方法能明显降低高颅压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并能避免或减少护理工作的失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