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掏耳朵竟引发癫痫你还在这样掏耳朵吗

遇?健

提个醒|你还在这样掏耳朵吗?

生活圈|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不少人习惯用棉签掏耳朵、清理耳垢,但最近一名英国小伙儿用亲身经历告诫所有人,千万别用棉签掏耳朵!

有关报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掏耳朵”可能会导致感染?用棉签掏耳朵的这个习惯又为何不可取呢?

耳垢是怎样产生的?

耳垢主要由脱落的皮肤细胞、汗毛以及耵聍腺分泌物等组成。偏酸性,具有润滑、清洁和保护耳道内膜的功能,可以阻止水进入、吸附灰尘,使昆虫、细菌、病原等不能通过耳道,从而保护鼓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保护耳道免受感染。

耳垢过多或者变得坚硬,容易形成栓塞状堵住耳道,导致疼痛、感染、发痒、耳鸣,或者出现耳胀感。严重者会眩晕恶心,甚至由于耳压改变而刺激到耳神经引发咳嗽,甚至听力丧失。

产生过多耳垢的常见原因可能有游泳、长期佩戴助听器或使用耳塞等。

同时,一些个体的危险因素也很可能造成耳垢的聚集:如耳道天生狭窄或形成不全的个体;耳道内汗毛过多者;罹患骨肿瘤或者耳道外部良性骨生长者;罹患皮肤病,如湿疹者;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耳垢变得干燥和紧实;罹患干燥综合征或狼疮者。

为什么“掏耳朵”会导致感染?

由于双耳与脑组织距离很近,所以严重的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炎症,容易向上蔓延,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倘若颅內感染损伤了颅神经元细胞,导致神经元细胞异常放电,就可能诱发癫痫症状。

正常情况下,耳垢可以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在人体进行咀嚼或者张口运动时自行排出,需要时用双手按摩耳廓,也可以帮助耳垢排出。而人体无法自行排出的耳垢一般位置较深或者比较坚硬,清理不当很可能将耳垢推入到耳道的更深处,或者损伤耳道内敏感组织,造成永久损伤,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因此,如果发现耳垢性状异常,应警惕耳部炎症,医院就诊,不要擅自处理!

如何正确地“掏耳朵”?

医生建议选择滴耳剂,如过氧化氢、婴儿油、甘油、矿物油等,将1-2滴滴入耳道内并保持1-2分钟,每日两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会在两周之内自行排出。

如果采用以上办法仍无法排除耳垢,或耳垢导致了疼痛或听力丧失,医院请求专业帮助。

所以,快放下手中的棉签,耳朵不是你想掏就随便能掏的。有耳垢是正常的,因为它是耳道内膜的最佳保护屏障,千万不要再嫌弃它啦!

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除了指甲、头发和牙齿以外的的任何部位,而80%以上的结核病是发生在肺部。除了主张早发现、早治疗以外,规范用药也是治疗结核病的重点。

结核病症状是什么?

结核病常见的类型有肺结核、胃结核、肝结核、肠结核等。不同种类的结核病症状不一,以最常见的肺结核为例,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咯血,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肺结核的全身表现还有发烧、盗汗、乏力、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医院进行诊断。但必须注意的是,很多患者症状不典型,约20%的活动性肺结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体检时才发现。

结核病该如何预防?

感染结核菌后,约有1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发生结核病,主要决定于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1

增加人体抵抗力,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期工作过累,精神紧张;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偏食和为减肥造成营养不良;并注意适当锻炼、运动。

2

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肿瘤、脏器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增加结核病的发生。

3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①戒烟。现在已证明吸烟者患结核病高于不吸烟者,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吸烟常引起咳嗽、咳痰而掩盖肺结核症状,影响肺结核的及时发现和治疗。②限酒。大量饮酒影响正常饮食规律,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同时酒可损伤肝脏,一旦患结核病可增加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毒性而影响彻底治疗。③应避免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

结核病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蛋白粉不随便补

虽然结核属于高消耗疾病,蛋白需要量比常人高,尤其是有胸腹水的患者,蛋白丢失更加严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补充蛋白,对于不存在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的患者来说,每日饮食只要保证肉蛋奶的摄入,就不需要额外补充;对于存在蛋白低、贫血的营养不良患者来说,可以适量补充蛋白粉,建议选择乳清蛋白,消化吸收率较高。

不建议服用作用不明确的中药补品

大多数补品其副作用、肝肾毒性等尚不明确,不建议盲目服用,如需服用中药需在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

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更加重要

对于结核患者来说,不偏食不挑食、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来源:央视财经、人民网、科普中国

本期编辑:季永春

往期回顾

▲游泳帮身体赚足5个好处,但这5类人不宜游泳!

▲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也可能是这个原因……

▲白粥养胃?错!真正对胃好的食物是这些……

▲这4种“黑眼圈”是疾病导致的,只靠睡觉可没法消除!

指导单位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单位

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出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节目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060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