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儿科7-8章题答案及解析
答案部分
一、A1
1、E
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是营养不良患儿最特征性改变。
2、B
由于2岁以下小儿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若维生素D供给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
3、D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或手足抽搐等症状。血清离子钙降低是引起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的直接原因。
4、E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产。
一、A1
1、A
佝偻病采用维生素D制剂治疗,4周后改为预防量。
2、C
按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标准,体重低于正常的比例及腹部皮褶厚度Ⅰ度营养不良为15%~25%,0.4~0.80cm,Ⅱ度为25%~40%,<0.4cm,Ⅲ度为40%以上,皮褶消失。
3、E
苯丙酸诺龙为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可促进机体对蛋白质合成和增进食欲。
4、D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IU,对处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更应加强户外活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和钙剂,并及时添加辅食。
5、B
肥胖患儿多采用低脂肪、低糖类和高蛋白食谱,蛋白质供能占30%~35%,脂肪供能占20%~25%,糖类供能占40%~45%。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蛋白质供能可提高至50%~60%。
二、A2
1、A
此患儿为佝偻病的后遗症期,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O”形腿应按摩腿外侧肌群,“X”形腿应给按摩腿内侧肌群,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的骨骼畸形可考虑手术矫正畸形,而佝偻病的后遗症期药物治疗已不起作用。
一、A1
1、D
护士需密切观察营养不良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病情变化,患儿早晨容易出现低血糖,表现出汗、肢冷、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以及呼吸暂停,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抢救准备。
2、D
3~6个月婴儿易出现颅骨软化,重者可出现乒乓球样感。
3、C
蛋白质摄入不足数天后即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的减少,其中以白蛋白下降为主,血白蛋白降低时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4、C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体重减轻,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出现身材矮小。
5、D
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6、D
预防佝偻病口服维生素D每日IU(也就是说预防量是每日IU)。
7、C
符合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枕秃;其他选项为佝偻病激期的表现。
8、B
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最先消失的部位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面部。故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A2
1、D
根据病史特点,母亲孕后期有缺钙,患儿血清钙偏低,提示缺钙,但程度较轻,可通过口服预防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磷代谢,而选项A用于重症及合并症而无法口服治疗者;选项B是佝偻病活动期患儿的口服治疗方法;患儿目前行母乳喂养,不适宜喂强化牛奶,故A、B、C不正确,选项E是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方法,可排除。故选择D。
2、B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特别在夜间或清晨时,易发生低血糖,出现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等。
3、B
8个月婴儿的正常体重为6+8×0.25=8kg{体重公式: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8—6.5)÷8=18.75%,该患儿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8.75%(15%~25%),即轻度营养不良;腹壁皮褶厚度0.5cm(0.4~0.8cm),也符合轻度营养不良。
三、A3/A4
1、1、D
该患儿喂养史中有未能按时添加辅食,并且存在颅骨软化的表现,因此初步判断可能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2、C
首先需要为患儿止惊,地西泮为首选药物。其次应为患儿补充钙剂,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注。
2、1、D
11个月婴儿的正常体重为6+11×0.25=8.75kg,(8.75—6.5)÷8.75=25.71%,该患儿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5.71%,属于中度营养不良(25%~40%);腹壁脂肪厚度0.2cm(小于0.4cm),也符合中度营养不良的诊断。
2、E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应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
四、B
1、1、B
佝偻病活动早期(初期)多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小儿易激惹、睡眠不安、夜惊、夜啼、多汗(与季节无关)。因烦躁和汗液刺激患儿经常摇头擦枕,导致枕后头发环形脱落形成枕秃。
2、D
鸡胸和漏斗胸为骨骼的改变,属于佝偻病的活动期,多见于1岁左右。
3、E
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1、B
颅骨软化是较早出现的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多见于3~6个月。
2、C
佝偻病患儿出现方颅的时间是7~8个月。
第八章
一、A11、C
ORS液即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ml配制而成。不含氯化钙。
2、A
口服补液盐(ORS液)其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ml配制而成。
3、A
胎粪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和吞下的羊水组成,多数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
4、E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表现为腹胀和血便等症状,疑诊时即应禁食,故选E。
5、D
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血钠<mmol/L。故选D。
6、A
由于小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性差,故易发生脱水。
一、A11、E
腹泻患儿应注意臀部清洁,避免粪便、肥皂等刺激皮肤,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不宜用滑石粉,以免出汗或尿湿后结成块摩擦刺激皮肤;有皮疹时避免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复发加重病情;局部表皮剥脱者禁涂抗生素软膏,应保持干燥,避免用塑料膜或油布包裹尿布,以免不透气。
2、C
不同原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一般以血清钠的浓度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
3、A
补液的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而定,一般情况下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
4、D
累积损失量应在8~12小时内补足。
5、B
腹泻患儿进食少及从大便中丢失钙,在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液的浓缩和离子钙的增加,可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输液后血钙被稀释和酸中毒被纠正,离子钙减少,易出现低钙症状,发生惊厥。极少数患儿经补钙后症状仍不好转,应考虑为低镁血症,表现为手足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
6、D
因补钾的浓度不应超过0.3%,故0.3%×ml÷10%=12ml,选D。
7、B
为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服用O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白开水。
8、B
输入的液体中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即张力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尿量减少,液体潴留引起眼睑水肿。
9、C
因为止泻剂有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可以增加细菌病毒的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故小儿腹泻避免使用止泻剂。
10、B
一般累积损失量补足后,脱水基本纠正,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速度宜减慢,于12~16小时补完,其滴速每小时约为5ml/kg。
11、C
小儿的补液原则是先快后慢,一般累积损失量应于8~12小时补足,故其滴速每小时约为8~10ml/kg。
12、B
重型腹泻小儿呕吐严重者可暂禁4~6小时,不宜长时间禁食,肠道黏膜的恢复、发热时代谢的增高等均需营养素的增加,长时间禁食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13、C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因腹胀,侧卧位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
14、A
脱水患儿补液时未补充钾盐易造成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时会出现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等症状和体征,故选A。
二、A21、D
轻度脱水只需少量多次喂服ORS液,不必静脉补液,而温开水及糖水中无电解质成分,故选D。
2、A
氯化钾溶液:用于补充缺钾、生理需要和继续丢失的钾。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需稀释成0.15%~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三、B1、1、D
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要对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三部分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对腹泻丢失体液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ml/kg;中度脱水约~ml/kg;重度脱水约~ml/kg。
2、C
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要对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三部分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对腹泻丢失体液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ml/kg;中度脱水约~ml/kg;重度脱水约~ml/kg。
一、A11、D
由于腹泻时丢失大量碱性液体,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组织缺氧导致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
2、C
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ml配制而成,因此每ml中碳酸氢纳的含量是0.25g。
3、B
小儿慢性腹泻的病程在2个月以上,病程在2周~2个月属于迁延性腹泻。
4、C
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6~24个月的患儿。
5、A
轻度脱水丢失水分占体重的5%以下。
二、A21、D
患儿因腹泻而丢失大量水分,精神萎靡,眼泪少,尿少,皮肤弹性差,呼吸快,唇红,表明患儿已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的表现,需尽快补液以纠正脱水,故D为最佳答案。
2、A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因腹胀明显,一般都需禁食和胃肠减压。
三、A3/A4
1、1、A
患儿前囟略凹,尿量稍减少为轻度脱水的表现,血清钠mmol/L表明是等渗脱水,故为轻度等渗脱水。
2、B
患儿因腹泻而丢失水分,患儿前囟略凹,尿量稍减少已出现脱水,需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故选B。
3、C
患儿8个月,因进食过量发生腹泻,故应停辅食,继续母乳喂养,患儿为轻度脱水,不需静脉补液,只需口服补液即可。
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基础知识一、A1
1、①按病理分类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是
A、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C、间质性肺炎D、干酪性肺炎E、原虫性肺炎
2、①肺炎时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的常见病原体是
A、肺炎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E、白假丝酵母菌
3、①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是
A、病毒B、细菌C、支原体D、衣原体E、真菌
4、①有关咽结合膜热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B、春夏季多发
C、可在集体儿童中流行D、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
E、病程1~2周
实践能力-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④重症肺炎患儿,突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大量间歇氧气吸入
B、小量间歇氧气吸入
C、吸入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
D、持续高流量氧气吸入
E、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
2、④肺炎患儿因缺氧,予鼻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
A、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
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50%
C、氧流量5~6L/min,氧浓度<60%
D、氧流量7~8L/min,氧浓度<70%
E、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80%
3、④患儿因咳嗽、喘息发作以支气管哮喘收住院,医生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此时宜监测
A、药物副作用
B、心率
C、血压
D、血药浓度
E、动脉血气分析
4、④为改善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所致的缺氧症状最好采取
A、鼻导管间歇给氧
B、氧气罩给氧
C、气管插管给氧
D、正压给氧
E、超声雾化给氧
二、A2
1、④肺炎患儿酒精湿化吸氧的时间不宜超过
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
专业知识-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③支气管肺炎区别于支气管炎的关键是
A、咳嗽、气促
B、发热、频咳
C、呼吸音减弱
D、白细胞增高
E、两肺细湿啰音
2、③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出现喉头水肿时宜用
A、吸氧B、泼尼松C、青霉素D、异丙嗪E、氯丙嗪
3、③腺病毒肺炎发病年龄最多见于
A、新生儿
B、2~6个月婴儿
C、6~12个月婴儿
D、6~24个月小儿
E、任何年龄
4、③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C、氨茶碱D、抗生素E、抗胆碱药物
5、③急性感染性喉炎咳嗽的特点是
A、喘息性咳嗽B、阵发性咳嗽C、刺激性干咳
D、犬吠样咳嗽E、痉挛性咳嗽
6、③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首选的给药方法是
A、吸入给药B、静脉给药C、口服给药D、肌肉给药E、皮下给药
7、③重症肺炎和轻型肺炎的区别是
A、持续高热
B、唇周发绀,伴三凹征
C、肺实变体征
D、咳嗽气促明显
E、中毒症状明显,并累及全身其他系统
二、A2
1、③患儿女,生后5天。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其早期最主要临床特点是
A、发热伴剧咳
B、气急伴鼻翼扇动
C、肺部密布细湿啰音
D、反应差,口吐泡沫
E、X线摄片正常
2、③患儿,6个月,支气管肺炎。2小时前突然烦躁,喘憋加重,鼻周发绀,心率次/分,心音低钝,此表现符合
A、脓胸
B、脓气胸
C、肺大疱
D、肺不张
E、心力衰竭
3、③男,1岁。突发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三凹征,烦躁,口周发绀。查体:吸气性呼吸困难,肺无湿啰音。喉镜检查有声带肿胀,声门下黏膜梭形肿胀。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急性咽炎
B、急性喉炎
C、急性支气管炎
D、肺炎
E、支气管哮喘
4、③患儿,女,12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该患儿烦躁喘憋加重,面色苍白,唇紫,查:R70次/分,两肺广泛细湿啰音,心音低钝,HR次/分,肝肋下3.5cm,考虑患儿发生了
A、脓气胸
B、气胸
C、中毒性脑病
D、心力衰竭
E、循环衰竭
5、③护士在观察肺炎患儿的病情时发现患儿发热持续不退,中毒症状加重,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咳出大量脓痰,多提示可能并发了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肺大疱
D、肺脓肿
E、肺不张
6、③因咳嗽5天伴发热2天的支气管炎患儿,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患儿活动
B、经常变换体位
C、室内湿度60%
D、给予雾化吸入
E、给予镇咳剂
三、A3/A4
1、③女,8个月。因发热,咳嗽咳痰2天,气急伴发绀2小时入院。体检:体温38.9℃,呼吸80次/分,双肺闻及细湿啰音,心率次/分,心音低钝,肝肋下4cm。
1、该患儿的临床诊断可能是
A、毛细支气管炎
B、腺病毒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
E、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炎
2、患儿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心排出量减少
C、低效性呼吸型态
D、体温过高
E、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3、给予患儿下列哪种体位
A、端坐位
B、平卧位
C、半卧位
D、侧卧位
E、头低足高位
2、③患儿10个月,发热2天伴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周发绀。
1、患儿最可能是患有
A、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感染性喉炎
C、喘憋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肺炎
E、支气管哮喘
2、该患儿不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减少活动,避免哭闹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抬高床头
D、持续高流量吸氧
E、超声雾化吸入
基础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①原始心脏开始形成的时间是
A、胚胎第2周
B、胚胎第3周
C、胚胎第4周
D、胚胎第5周
E、胚胎第6周
2、①1岁以内的婴儿收缩压为
A、50mmHg
B、60mmHg
C、70mmHg
D、80mmHg
E、90mmHg
3、①法洛四联症的病理改变中为主要畸形的是
A、肺动脉狭窄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骑跨
D、右心室肥厚
E、主动脉狭窄
4、①对2~5岁小儿进行心脏检查,其结果正常的是
A、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处
B、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右锁骨中线外
C、左心界位于第五肋间隙
D、左心界位于锁骨中线上
E、左心界位于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
5、①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6、①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流感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腺病毒
实践能力-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④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要注意保证液体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
A、防止便秘
B、防止休克
C、防止血栓栓塞
D、防止心力衰竭
E、防止肾衰竭
2、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急性期应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
A、1~2周B、2~3周C、3~4周D、4~5周E、5~6周
3、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恢复期限制其活动量的时间应不少于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E、12个月
二、A2
1、④患儿,男,2岁,诊断为法洛四联症,近3天呈蛋花样便,每天10余次,护理此患儿时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
A、防止电解质紊乱
B、防止休克
C、防止血栓栓塞
D、防止心力衰竭
E、防止肾衰竭
三、A3/A4
1、④患儿5岁。自幼口唇发绀,生长发育落后,活动后喜蹲踞。今晨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惊厥。
1、该患儿最可能发生
A、颅内出血
B、化脓性脑膜炎
C、高血压脑病
D、法洛四联症脑缺氧发作
E、低血糖
2、该疾病最主要的表现是
A、嗜睡B、颅内压增高C、青紫D、昏迷E、惊厥
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A1
1、③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
A、心脏杂音
B、发育迟缓
C、持续发绀(青紫)
D、心前区隆起
E、活动耐力下降
2、③患儿,3岁。因重症肺炎入院,住院期间并发心力衰竭,活动稍多即出现症状,该患儿属于心功能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3、③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
A、心脑供血量增加
B、缓解漏斗部痉挛
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休息,缓解疲劳
E、增加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
4、③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脑栓塞
D、脑脓肿
E、心力衰竭
5、③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是由于
A、肺动脉高压
B、肺循环血量增加
C、肺循环血量减少
D、体循环血量增加
E、体循环血量减少
6、③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出现的差异性发绀明显的是
A、右上肢青紫
B、左上肢青紫
C、头面部青紫
D、下肢青紫
E、上半身青紫
7、③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特点是
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B、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D、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E、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的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
8、③脉压增大伴有周围血管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二、A2
1、③患儿,男,3岁,疲乏无力伴心前区不适2天,患儿一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早搏,第一心音低钝。心肌酶测定:心肌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室早。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心律失常
B、扩张型心肌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病毒性心肌炎
E、急性心包炎
2、③患儿,女,1岁5个月,因青紫1年诊断为法洛四联症,今患儿哭闹后突然出现昏厥、青紫加重,考虑为
A、心律失常B、心力衰竭C、脑血栓D、缺氧发作E、脑膜炎
三、A3/A4
1、③患儿,女,1岁,生后3个月起青紫渐加重,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鼻尖、耳垂、指(趾)青紫明显,伴杵状指(趾),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收住入院。
1、患儿第二天晨起吃奶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和青紫加重,出现昏厥,其原因是
A、脑膜炎
B、脑栓塞
C、脑脓肿
D、心力衰竭
E、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
2、该患儿应该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B、右侧卧位C、左侧卧位D、俯卧位E、膝胸位
四、B
1、③A.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下半身青紫B.肺动脉瓣第2心音固定分裂C.易出现心律失常D.胸片显示肺血少,心影呈靴形E.可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
1、房间隔缺损A、B、C、D、E
2、动脉导管未闭A、B、C、D、E
3、法洛四联症A、B、C、D、E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北京白癜风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