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脑中的ldquo炸弹rdqu

点击查看来院医院(新院)

未知,对人来说,有时候是一件暗藏恐怖的事。尤其是在身体里隐藏了一个“不定时炸弹”,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它被引爆了。

老温江人张嬢嬢(化名)不幸大脑中就有一颗这样的“炸弹”,但不幸中的万幸,这枚“炸弹”炸开时,医院陪护家人,从确诊到手术,不到24小时,让她成功地在生命的惊险中化险为夷。

隐藏下的“炸弹”

张嬢嬢今年57岁,是一个极其关爱自己健康的人,用别个话来说,就是“惜命”。

每年定期常规体检,有啥子小问题,及时解决,从不给自己“埋雷”。两年前得了高血压,按医嘱定时吃药、测血压,每天溜达溜达、跳跳坝坝舞,张嬢嬢是从不敢马虎,呵护健康,那叫一丝不苟。

这不,今年2月份,张嬢嬢的母亲在医院康复科住院,陪护期间,张嬢嬢也时不时到护士站监测一下自己的血压。

但是,殊不知此时已有一颗“炸弹”,正悄然埋伏在了张嬢嬢的脑壳里面。

“炸弹”被引爆了

2月26日,“炸弹”爆了。

没有人听到过爆炸的声音,只是张嬢嬢的身体出现了巨大的反应。

那天是元宵节,中午12点半,吃过午饭,张嬢嬢和正在住院的母亲商量着晚上怎么和家人聚一下,突然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跟着就是一阵紧似一阵的呕吐。

一次、两次、三次……直到肚子都吐空了,张嬢嬢还是觉得不舒服,恶心、头疼、脖子痛,身上是一身一身的汗,扶着墙去上个厕所,坐到马桶上就起不来了。

康复科护士巡查见状,便推了个轮椅,火速把张嬢嬢送到了急诊科。

急诊头颅及颈椎CT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鞍上池及右侧外侧裂池明显。“这多半是颅内动脉瘤破了,马上转入神经外科。”张嬢嬢被收治入院到了神经外科。

▲破裂的颅内动脉瘤

从确诊到手术不到24个小时

必须立即找到已经爆了的“炸弹”位置,经过神经外科专家讨论,及时做了脑血管造影,张嬢嬢的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动脉瘤。这个结果证实了急诊检查中的怀疑指向。

“颅内动脉瘤,虽然名字里有个瘤,却不是肿瘤,但如果抢救不及时,危险性比肿瘤更大。”神经外科主任甘全洲解释说,颅内动脉瘤其实就是脑血管局部鼓起的一个“小包”,就像轮胎用久了会鼓包,指不定哪天出现爆胎,脑部的血管本来就比较薄,然后血流长年不断地流动冲击,血管出现磨损,然后膨出、鼓包。“如果患者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者血压升高,这个潜伏的炸弹很可能就会引爆。”

当天晚上,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科等多科专家就张嬢嬢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先进行止血、降压、扩血管等对症治疗,予以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

不过,这个病的关键还是要快,必须尽早手术,把出血点止住。“如果持续出血,血液会逐渐扩散到整个大脑,会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昏迷、死亡。”甘全洲建议家属好好考虑,但手术的风险性比较大,成功率只有1/3。

对于张嬢嬢的家人来说,这个元宵节是黑色的,没有一丝团圆的氛围,只有死神的威胁。

“我们决定进行介入栓塞术。”在家属同意手术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经过全科讨论,2月27日下午3点,医院张天教授与我院神经外科石长青博士团队为张嬢嬢做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以微创的方式,用弹簧圈栓塞住破裂的动脉瘤,阻断血流供应。

▲填了弹簧圈,动脉瘤致密填塞,不再与血管相通

从确诊到手术,不到24个小时,张嬢嬢的手术很及时,也很成功,同时,在多次腰椎穿刺促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吸收后,张嬢嬢病情好转,度过一劫,幸运之神在她身上转了一圈。

目前,张嬢嬢康复顺利,能吃、能跳,等待着出院。

神经外科主任甘全洲表示,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原因尚不甚清楚,但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部分。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而且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常常是在没有明显诱因时忽然发生的,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眼肌麻痹、复视、头昏、颈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是温江地区头部创伤急救中心。科室开设床位22张,拥有医护人员21人,医生7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人),美国归国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1名。

神经外科重点开展了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工作,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及多发性颅内血肿、迟发性颅内血肿都能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生命,甚至挽救功能;科室还开展了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脑血管病手术等。

近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的特色技术如下:

1.颅内各部位脑膜瘤切除术;2.颅内各部位胶质瘤切除术;3.颅内转移瘤切除术;4.颅内恶性淋巴瘤切除术;5.听神经瘤切除术;6.椎管内肿瘤(马尾神经肿瘤)切除术;7.环枕减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8.脑室腹腔分流术;9.腰大池腹腔分流术;10.自体颅骨植入术;11.脑脓肿切除术;12.全脑血管造影术;13.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14.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15.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术;16.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17.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8.显微镜下或者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

-石长青-「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神经外科博士后,现任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首席专家、耳鸣眩晕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访问学者。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工作18年,年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年-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完成神经外科博士后经历。主持和参与神经外科手术余例。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3篇,参加编著5部。专注在功能脑病(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疾病、癫痫、顽固性疼痛及精神心理疾病)的手术治疗。▄▄文丨宣传统战部谢小英编辑丨宣传统战部▄▄

推荐

阅读

耍手机却会让手机“进水”,22岁的他,为“脱单”苦恼……

医院到溶栓只用了28分钟!1分钟=1周

「医院新媒体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12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