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编译血管内时代的颈动脉破裂治疗

来自美国托马斯·医院神经外科的PascalJabbour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报道了CBS紧急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结果,相关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World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颈动脉爆裂综合征(Carotidblowoutsyndrome,CBS)是颅外颈动脉或其分支破裂,是头颈部肿瘤及其治疗方式的潜在并发症,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迅速致死。据报道,约6%-10%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发生CBS,此时颈动脉壁的结构完整性受损,无法承受血压冲击。放射性坏死、术后伤口并发症、咽皮肤瘘、肿瘤复发的患者风险较高。CBS与神经系统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关,分别高达60%和40%。CBS中坏死或感染组织的开放性手术修复或结扎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血管内技术的最新进展,例如覆膜支架重建手术或非重建性手术(栓塞)改善了患者预后。来自美国托马斯·医院神经外科的PascalJabbour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报道了CBS紧急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结果,相关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World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其前瞻性维护的神经血管数据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确定了其所在机构自年至年期间连续进行的38例接受血管内手术(重建或非重建手术)的CBS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癌症类型、既往癌症治疗方式、CBS类型、出血部位、诊断检查、血管内治疗以及手术结局和并发症等相关资料。急性CBS是指手术填塞不能很好控制的颈动脉完全破裂伴大量出血;即将发生CBS是指一过性颈动脉出血可自行缓解或通过手术填塞解决;复发性CBS是指虽经既往治疗,仍发生复发性CBS发作。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CBS中神经血管内介入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手术性卒中、手术性死亡、复发性CBS和致命性再出血评估手术安全性。手术性卒中定义为介入术后30天内的手术相关卒中,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手术性死亡定义为介入术后30天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导致的死亡。基于技术成功率评估手术有效性,技术成功率定义为成功展开器械并立即止血。次要结局包括迟发性并发症,如迟发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迟发性感染并发症(支架感染、脓毒性栓子或脑脓肿)。

研究结果

结果提示,从年至年,在研究者所在机构共进行了38例连续的CBS血管内手术,其中非重建手术36例(94.7%),重建手术2例(5.3%)。患者基线特征详见表1。表1.基线特征。CCA,颈总动脉;ECA,颈外动脉;ICA,颈内动脉;SD,标准差;TBO,临时球囊闭塞。手术相关结局和并发症信息详见表2。血管内手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例(2.6%)手术发生了手术相关卒中,1例(2.6%)手术发生了手术相关死亡,4例(10.5%)术后出现CBS复发,1例(2.6%)手术发生了致命性再出血。关于次要结局,1例(2.6%)手术发生迟发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无迟发性感染并发症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0.7个月(范围:0-47)表2.手术结局和并发症。CBS,颈动脉爆裂综合征;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研究结论

最后,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其他可用的治疗方式(如开放手术)相比,CBS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主要治疗方法,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然而,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善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Xiaoye博士

同济医院

审校

陈骅副主任医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医院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远期破裂风险——荟萃分析基底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瘤:附9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Comaneci装置辅助栓塞宽颈破裂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合并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神外资讯App、神介资讯App已全面升级为脑医汇App!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12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