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超声引导,精确切除功能区脑肿瘤

近日,医院神经外一科与手术、麻醉科合作,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在超声实时引导下颅内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无受限,肢体麻木感明显好转。该项新技术的应用,使我院颅脑手术更加精、准、细,颅内肿瘤切除如探囊取物。

患者李先生,35岁,左手持物不稳伴麻木1月多,到处求医无果后来到医院神外一科,经检查诊断为右侧顶叶(中央后回)占位性病变(图1、2),考虑脑脓肿,不排除脑恶性肿瘤可能,病变部位重要,周围神经、血管复杂,且病变较小,术中定位不准,可能会增加副损伤,稍有不慎可能患者偏瘫。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由神经外一科寿记新主任组织了院内相关科室专家会诊讨论,决定采用超声实时引导下脑肿瘤切除新技术。在神经外科专家和麻醉、超声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寿记新主任亲自主刀,付旭东副主任协助,通过超声的精确定位,准确的找到了肿瘤(图3),同时避开了重要的神经、血管,顺利全切病变组织(图4),术中诊断为脑脓肿,术后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肢体运动及感觉正常,无偏瘫和肢体麻木症状。

寿记新主任介绍,以往对该类病人手术常采用术中导航,对肿瘤和功能区进行定位。但手术中由于脑脊液的流失,导致脑组织发生“飘移”,影响手术医师精确判断。而且,对于位置较深的脑肿瘤,脑组织表面正常的患者,手术时选择避开功能区的皮层切口则比较困难。术中超声监测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帮助手术医师,实时动态探查出肿瘤的位置,以及肿瘤的边界,避开重要的功能区和重要血管,在提高手术精确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使颅内肿瘤的切除更加安全、彻底。

对比术中CT或MRI而言,术中超声应用简单、经济方便、不占空间,性价比高,因此成为导航手术中脑移位校正的最主要工具。超声检查主要取决于脑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之间不同的声学特性,依赖于肿瘤质量、密度与硬度相对于周边脑组织的回波差异。

超声显示正常的脑组织一般为均匀的低回声区,而液性成分如脑脊液,肿瘤囊性变则为无回声区(液性暗区),恶性度高的肿瘤、大脑镰、天幕、颅底、脉络丛则为一般为高、中密度回声区,因此超声对于囊性肿瘤或囊性病灶中包含的瘤结节及多房分隔、恶性度高的肿瘤容易发现;对于由于颅底骨性伪影而使CT未能发现的肿瘤以及肿瘤侵犯静脉窦的情况超声也能发现;超声还能精确发现邻近肿瘤的脑室和血管,特别在复发性胶质瘤包裹血管以及血管异位时更具临床优点。术前CT和MRT1加权像所显示的胶质瘤边界常小于实际边界;而MRT2加权像所显示的胶质瘤边界会由于水肿和胶质增生的存在而大于实际情况。在脑组织移位以及肿瘤边界与瘤周水肿相混淆从而难以区分情况下,因此利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甚至与脑水肿区之间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点,超声回波就有不同的强度这一特性,不仅可以显示超出MRT1加权像所显示的肿瘤边界之外的肿瘤组织,还有助于区别MRT2加权像所显示的肿瘤、水肿带和正常脑组织,从而较好地提示肿瘤的实际边界。对术前CT、MRI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而无明显肿块的病例,术中超声扫描还可发现位于大片水肿区中央的小肿瘤。同时尸检研究也从病理解剖学角度证实了超声对判断肿瘤边界的可靠性。

术中采超声监测和造影进行实时引导,对病变较小或位置深的肿瘤尤其具有指导作用,医院相继开展,此次我院神经外一科在超声实时引导下颅内功能区肿瘤切除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在功能区肿瘤切除医疗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医院神经外一科为河南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是医院首批重点专科,曾是铁道部重点专科。采用手术及术后亚低温联合干细胞综合治疗重型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癫痫定位系统顽固性癫痫外科治疗(获省科技进步奖)、脑室镜治疗脑积水及脑内各种囊肿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在脑垂体瘤、脑膜瘤、脊髓肿瘤、听神经瘤及脑动脉瘤复杂脑肿瘤的显微手术、脑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脑瘫外科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形成明细的区域优势。特色诊疗:1.脑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2.脑室镜下治疗鞍区、斜坡肿瘤、脑积水;3.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烟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4.颈动脉内膜剥脱;5.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6.顽固性癫痫、脑瘫的外科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zjj/5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