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脑脓肿患者,目前一般采用服药或打针的形式进行抗感染治疗,不必施行手术,而向先生的情况却有不同。据其主治医生李臻琰副教授介绍,患者使用消炎药物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确切,不仅癫痫症状仍有持续,且病灶也没有缩小。是否要做开颅手术?这一问题同时摆在了医生与患者面前。由于病变位置处于脑部控制左半身肢体活动的功能区,手术中一旦误伤,将导致患者直接瘫痪。经过与医生的详细沟通与慎重考虑,向先生做出了甘于承担风险、进行手术的艰难决定。
为了保证在完整切除脓肿的同时不误伤功能区,专家们决定采用“术中唤醒”这一新技术,在术中切除病变前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下唤醒,利用神经电生理刺激来探询功能区的位置及其与病变之间的关系,将手术的每一步都置于密切监视下,使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术中唤醒,将风险降至最低由于是首次对脑脓肿患者行“术中唤醒”,治疗团队术前反复讨论,力求制定最佳方案。李臻琰副教授强调,因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与肿瘤不同,所以术中尤其需要小心操作,防止脓肿破裂、细菌播散,还应针对术区进行特殊的抗细菌处理。另外,麻醉在这台手术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麻醉科谢咏秋副教授表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眼做好准备:一,保证呼吸道的安全。普通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患者由呼吸机辅助呼吸,而这位病人术中清醒期需要自主呼吸、开口说话,呼吸道无疑是生命线;二,术中清醒期运用头皮神经阻滞做好对急性疼痛的管理;三,术中清醒期病人随时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如癫痫的急性发作、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等,因此麻醉师一要做好预防措施,二要做好应急预案,保证有效处理。除却专业准备,与病人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术前与病人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告诉病人,使其充分理解,减轻焦虑情绪,也有利于帮助病人平安度过手术。
经过充分的准备与沟通,5月17日,医疗团队为向先生成功施行手术。医疗组先将喉罩置入患者呼吸道进行全麻,开颅显露病变后,在麻醉监测下术中唤醒了患者,患者对医务人员指令、问题进行相应配合及回答,医务人员由此获得了病灶及患者功能区的边界信息,顺利、安全切除脓肿,在全麻下关颅。值得一提的是,开颅切口直径仅五六厘米,可谓“小切口解决了大问题”。目前患者恢复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据悉,医院神经外科至今已开展“术中唤醒”手术近10例,对于该技术的运用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因团队成员间配合默契,手术时间相较于之前大大缩短,治疗水平居全国前列。李臻琰副教授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规范采用“术中唤醒”技术手术的流程步骤,向“精准医学”的方向不断努力。
来源
医院
作者
严晓博
编辑
凌俐
医院中南大学湘医院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zjj/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