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

北京哪间扁平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13028.html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

HHT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各个种族均有发生,无性别差异。主要特征为皮肤、黏膜及内脏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并有出血倾向。临床表现取决于异常血管的部位及范围。HHT有3个血管增生不良类型:动静脉畸形(特别是肺、脑),毛细血管扩张(黏膜、真皮、内脏),假性动脉瘤。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病变毛细血管呈不规则窦状扩张,管壁菲薄,内层衬以单层内皮细胞,

肌纤维和其他弹性成分缺失,因此,受伤后血管不能收缩,出血不易自止。

最常见症状是鼻上皮病变引起的复发性鼻出血(90%),70%的患者在脸、唇、四肢、躯干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呈鲜红、疣状丘疹或针尖、蜘蛛样或结节样病损。

胃肠道出血占20%,20%的患者有动静脉畸形,易引起中风及脑脓肿。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则有偏头痛(50%)、脑动静脉畸形(10%)、颅内假性动静脉瘤(7%)。症状多样化,即使在同一家族也是如此,表明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决定了个体表型。

HHT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和治疗:

一、鼻部

90%患者均有鼻出血,常在儿童期出现,为HHT首诊原因。鼻出血部位最常见于鼻中隔前部,轻者为缓慢渗血,重者呈喷射状出血。其治疗有:1、常规治疗:鼻腔填塞、湿化、输血、雌激素孕激素治疗、鱼肝油酸钠局部注射治疗;2、Argon及KTP激光(波长能被血红蛋白吸收,效果好)、Na-YAG激光(软骨易吸收,鼻中隔易穿孔,效果差);3、手术:鼻腔皮肤移植术、Young鼻孔闭合术。

二、皮肤、黏膜、结膜

皮肤病变以面部耳廓和指尖较为明显,面部和耳廓病变常呈蜘蛛状红斑,指甲下的病变呈红色条纹状。黏膜病变呈草莓红色,以唇、舌、腭、鼻中隔黏膜最常见,咽、喉、气管也可见散在改变。结膜病变可有血泪,治疗可用Argon激光。

三、胃肠道

可因毛细血管扩张、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引起胃肠道出血,一般于48岁或60岁发生。有时大量鼻出血易与之混淆,需注意鼻出血病程、频率及患者主诉。雌激素/孕激素对该病治疗效果较好。

四、肝脏

8%--10%的患者存在肝脏病变,主要为扩张的小窦及门周静脉、肝动静脉畸形、门静脉肝静脉交通支。由于肝动静脉畸形引起高动力循环,导致右心衰;门体分流引起腹水及脑病,因此,在用血管造影、CT、MRI、多谱勒证实后,可行栓塞治疗,必要时进行肝移植。

五、大脑

大脑动静脉畸形占HHT患者的5%--50%,临床表现有头痛、癫痫、缺血及出血,DSA可以证实。治疗主要为显微手术。对于stereotactic型,小于3cm的,可以放疗,但效果较差。

六、肺脏

肺动静脉畸形(PAVM)约70%发生于HHT患者,PAVM95%供血动脉来源于肺循环,而不是体循环,通过扩张的血管腔隙,肺动脉直接与静脉相通,引起低度贫血、呼吸困难、紫绀。因1异常血管出血致血胸;2破坏肺的毛细血管滤过能力,引起小栓子进入体循环,致50%患者有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5%--14%患者发生脑脓肿,因此,明确PAVN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很重要的。当怀疑PAVM时,可用肺血管造影、X线胸片、螺旋CT、MRI、放射核素扫描、超声心动图(M型、二维)、梯度超声磁共振、直立位血氧饱和度、吸入纯氧20min动脉氧张力分流等方法检测,每一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最后一种为评估分流口径大小的金标准。PAVM的治疗主要有栓塞及手术。

HHT的诊断标准:

临床患者符合以下3个标准的为HHT,符2个标准的为可疑,符合1个标准的不考虑。①鼻出血呈自发性、复发性(夜间较多);②毛细血管扩张位于多个部位,如唇、口腔、指甲、鼻、皮肤等;③脏器病变:如胃肠道血管扩张、肺动静脉畸形、肝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畸形、脊髓动静脉畸形等;④家族史。

HHT可探讨中医疗法

病例摘要:

例1:患者,男13岁,因“鼻出血间断发作5年,加重1天”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鼻出血,出血量较少,未予重视,此后间断出血。2个月前,一次出血量较多,无法自行止血,医院的五官科,行鼻腔填塞,血止住后出院,未予明确诊断,建议其长期服用维生素C、钙片等。此次,患者于1天前,鼻部受到轻微磕碰,鼻出血大量不止。既往史:鼻出血病史5年。家族史:患者父亲反复鼻出血20余年。入院后查体:T:36.2°C,P:75次/分,R:14次/分,BP:/55mmHg。轻度贫血貌,口唇色淡,唇部、舌体、双上肢及甲床散在出血点,针尖大小,色红,不突出于皮肤表面,压之褪色,束臂试验阳性,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6×/L,RBC:3.22×/L,Hb:91g/L,MCV:72fl,PLT:×/L。凝血象无异常。血清铁降低、叶酸含量正常、维生素B12正常。胸片、腹部彩超均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后,行明胶海绵鼻腔填塞,予以止血敏、右旋糖酐铁、维生素C治疗。3天后症状好转。故该患西医诊断为:①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②缺铁性贫血。患者症见乏力头晕、面色淡黄、纳呆、便溏、小便微黄、多梦、健忘、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根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该患者为鼻衄—心脾两虚

型。治以益气健脾养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化裁,服用一个月。期间患者鼻衄渐减轻,乏力头晕症状缓解,面色转红润,食欲增强。以后嘱患者服用中成药归脾丸善后,随访患者半年,无明显出血现象。

例2:患者,女73岁,主因“间断鼻衄、口唇衄血50年,加重1个月”就诊。患病初期伴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因病程长、病情渐加重。就诊时症见鼻衄、肌衄时作,伴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腰膝痠软、耳鸣、五心烦热、不欲饮食、失眠多梦。家族中多人有自幼出血病史。检查血象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低下。凝血象、肝功、肾功正常。予患者常规补铁治疗。该患西医诊断:①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②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候为:脾肾两虚,阴虚火旺。治以补肾健脾、滋阴益气。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健脾摄血之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每周调整一次方药、复查一次血常规,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出血明显减轻,乏力头晕症状减轻,腰膝痠软症状改善。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逐渐升高,红细胞体积接近正常。之后以调理脾肾善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复发。

辩证: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方法为对症治疗,如应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外科治疗,仅能够暂时改善症状,效果不理想。中医可以归属“血证”的范畴。患者发病特点为单一或多发部位自发性出血,自幼年起病,多伴有家族史。临证时,观察此类患者多属于气虚体质,伴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脾虚失摄、病久则可见

肝肾阴虚。故本病的基本治则为初期以益气健脾为主,病情日久、损及肝肾者,则侧重滋养肝肾。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故补益先天之本—肾,为根本治疗大法,补肾亦有侧重,如:益肾气、滋肾阴、温肾阳、填肾精。本病的症状主要为出血,脾主统血,脾气虚则无力摄血,血不循经而溢出。故补脾气一则可以加强摄血作用,二则可以调理脾胃,不仅使药物容易吸收,更好的发挥作用,还可使气血生化有源,为标本兼治之法。肝藏血,肝肾阴虚则虚火内生,虚热迫血妄行,溢出脉外。故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之品,可以起到滋肾益肝、凉血止血的作用。

今天写这个,主要是提醒各位,不要忽视鼻衄。特别是儿童不明原因的鼻衄。当然,不是所有的鼻衄,就是HHT。当然,鼻衄,有的也可以用此中医辩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zjj/1212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