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一般分两种,一种叫分泌性中耳炎,一种叫化脓性中耳炎。在化脓性中耳炎里,又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耳道疾病,那么造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呢?这种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细菌在通过某些途径进入到中耳之后,就特别容易会引起中耳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所以就会称之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以,这三种主要的中耳炎必须经过正确诊断,判断出是哪一种中耳炎,才能进行有效、得当的治疗,才能得到很好的治愈。
中耳炎患者如果长期存在不及时治疗的话,这种慢性的中耳炎长期的流脓症状会发生。第一是破坏鼓膜,破坏听骨链,出现了听力的下降;第二是引起颅内和颅外的并发症。颅内并发症有迷路炎、洱源性的面瘫、脑脓肿、脑膜炎。颅外的并发症包括颈部脓肿、耳后的脓肿等。
中耳炎中医辩证疗法
一、风热型中耳炎治疗方案
中医辩证法能够治好中耳炎么?中医在治疗中耳炎时,认为对于风热型的应选用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药物,常用的包括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荆芥、牛蒡子、芦根、川芎、柴胡、香附等,一日一剂水煎服。另外银翘解毒片、小柴胡颗粒等中成药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二、风寒型中耳炎治疗方案
中医在治疗中耳炎时,认为对于风寒型的应选用具有宣肺散寒功效的药物,常用的包括麻黄、杏仁、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荆芥、防风、甘草等,一日一剂水煎服。另外小青龙冲剂、正柴胡饮等中成药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三、肝胆湿热型中耳炎治疗方案
中医在治疗中耳炎时,认为对于肝胆湿热型的应选用具有清化肝胆湿热功效的药物,常用的包括龙胆草、黄芩、栀子仁、当归、生地、车前子、泽泻、柴胡、生甘草、木通、桔梗、鱼腥草、夏枯草等,一日一剂水煎服。另外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片等中成药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四、痰湿浊毒型中耳炎治疗方案
中医在治疗中耳炎时,认为对于痰湿浊毒型的应选用具有健脾化湿、泄浊通窍功效的药物,常用的包括黄芪、党参、白术、柴胡、当归、陈皮、辛夷、茯苓、泽泻、苍术、厚朴、藿香、石菖蒲、车前子、葛根、木通等,一日一剂水煎服。另外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丸等中成药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进入冬季,中耳炎的患者日渐增多,针对“中医辩证法能够治好中耳炎吗”这一问题,医院贾建萍院长特介绍了以上四种中医治疗中耳炎的方案,和常用的药物。中耳炎会导致患者出现听力下降等症状,而且一旦发展至化脓性,也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感,治疗也会更加困难。
小孩子得了中耳炎的话可能会出现耳朵疼痛、瘙痒、头晕等症状,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耳鸣、神经衰弱等症状,还算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一旦发生中耳炎要尽早治疗。
由于儿童咽鼓管咽口与谷口的位置几乎在同一水平上,并且咽鼓管较短,管径较粗,所以患这些病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孩子。如果这种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的治疗,那么特别容易会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或者是慢慢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颅内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引起妈妈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小孩子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是抵抗力不好,比如说有营养障碍以及受凉或者是受湿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全身慢性疾病以及病态反应性疾病等,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第一,上呼吸道。咽鼓管途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时,病菌一般都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如果感染了急性传染病,尤其是猩红热或者是荨麻疹发病时都有可能会导致这种病的发生。
第二,乳汁。妈妈们在给小孩子喂奶时,如果哺乳的姿势不当,比如说很抱婴儿或者是让婴儿平卧吮吸奶瓶时,那么乳汁就会特别容易地进入咽鼓管,导致小孩子患上中耳炎。
第三,受污染的水。小孩子如果用力的擤鼻涕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者是跳水,也有可能会导致水里面的一些致病菌进入到中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有细菌侵入,那么有可能就会发展成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四,外耳。外耳途径也是导致感染中耳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说由于鼓膜破裂,所以导致致病菌经腹膜破裂处进入到孩子的中耳,就很有可能会引起感染。如何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和复发?1.积极治疗感冒,一旦感冒了赶紧治疗,不要让它引起中耳的病变。2.小孩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3.现在城市做得比较好,农村也做的不错,就是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中有一种是由各种急性传染病引起的,比如猩红热、脑膜炎、麻疹都可能并发中耳炎,积极进行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也能有效预防。另外,如果鼓膜有穿孔不应该游泳,平时洗澡洗头也尽量不要让水进到耳道里面去。健康温馨提示:医院医院,不是仅看耳鼻咽喉科的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zjj/1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