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方知父母恩,等自己当父母后,才能感觉得到父母对子女那种无私的爱。父母的爱真的很伟大。做儿女的也应该想一想,能多为父母做点什么,尽量多抽出点时间陪陪他们,孝敬下他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儿女已长大,请让儿女牵着你们的手,一起走过春秋冬夏!
网络图片
3月11日,周末,乐山市夹江县龙沱乡的一片茶山上,年近七旬的王德林(化名)和儿子王海、女儿王琴等人一边摘茶叶,一边聊家常,其乐融融。以前,子女们一般一个多月才回来一次,如今几乎每周末都要回老家看看,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更频繁和深入。
改变,源自不久之前老父亲的一次“失联”。
一个月前,王德林独自一人从乡下老家出发,医院住院治病。在他看来,这样做是为了不增加儿女们的负担,所以没告诉他们。然而,老父亲的“失联”却给儿女们带来“大麻烦”:他们心急如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找了三天才将父亲找到。
老人在住院治疗
有计划“失联”:父亲一个人进城看病住院
阳春三月,气温回升,正值春茶采摘季。3月11日下午,夹江县龙沱乡的茶山上,满目青翠,年近七旬的王德林正采摘着茶叶,动作十分娴熟,“幸亏上个月去住院看病了,要不拖下来,现在采茶根本搞不赢。”
一个月前,他架着凳子清理房梁上的破旧电线,不慎摔倒,地面的一根钉子扎伤了他的下身。他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未眠。尽管当时只出了一点点血,但他感觉越来越疼痛。
“不能拖了,过几天就要开始采茶了,耽搁不起。”2月15日一大早,医院看看。老伴卧在床上,他没有吱声,只是觉得必须要去找医生看一看,一旦开始采茶了,根本抽不出时间。
“我身体不舒服,进城去看看医生。如果不住院的话,开了药就回来,要住院的话,一个星期就回来。”王德林没告诉老伴到底去看什么病,去哪里看病。他把家里仅有的一部手机留了下来,“万一他们(子女)打电话回来,你就接,有啥子你就说嘛。”
王德林揣了元钱,先步行几公里到乡上,然后坐车到了夹江县城的汽车站。上午8点,他坐上了开往乐山市区的第一班车。
经过打听,他找医院。医院挂号咨询后,听说可能要做手术,把他吓了一大跳。不过,他得知该院某专家跳槽去了医院,医院。
医生告诉王德林,他问题不大,需要住院几天输液治疗。见他年纪有点大,没有家属陪同,医生护士有点惊讶,王德林谎称“我就是一个人。”他跑上跑下,一会儿就办好了住院手续。每天上午输一瓶液,下午再输一瓶,剩余的时间,医院四处闲逛。
一切有条不紊,似乎都在王德林的预料中,他甚至都没给老伴打个电话。
家人接老人出院
尽全力寻找:联系不上父亲,子女找遍县城7家医院
然而,就在王德林去乐山看病的第二天,一大早,他留在家中的手机响了,是女儿王琴打来的:“妈,你的药吃完没有?还够吃到好久?”
“不晓得。可能还要吃一阵子吧。”老母亲不识字,不知道。
王琴说,要不让爸爸接电话,让他看一下,哪种药不够了好早点买。
“你爸出去了,一天多没回来了。”母亲在电话里说。
“啊?去哪里了?”王琴很吃惊。
“不晓得他去哪儿了,就说看病去了。”母亲回答。
几分钟后,王海接到姐姐的电话,说父亲失联了,不知去了哪。由于父亲唯一的手机留在了家里,家人与他失去了联系,父亲到底去哪儿了?
在峨眉山市上班的王海赶紧请假回夹江,他一边给四妹打电话,让她先回老家照顾母亲,一边让大姐夫妇、二医院挨个寻找。
2月16日,几人把夹江县城7家医院跑了个遍,但都没有找到父亲。问了夹江县城的两家亲戚,父亲也没去过。
2月17日,王海去临近的峨眉山市3家医院也找了一遍,依然一无所获。
当晚,在王海家里,大家决定开个家庭会议。“大家首先要坦然面对这件事。”因为找人时,王海发现有人没有勇气实话实说,老父亲就是独自一人悄悄看病住院去了。这是事实,不要害怕别人觉得是子女不孝,对老人不关心。
对于老父亲到底可能去了哪?大家分析,根据父亲的身体情况,路上突发疾病晕倒的情况应该不存在,他也没有悲观厌世想不开的动机,“唯一合理的解释可能就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怕大家为他花钱。”
会议最后,大家商量第二天一组人先去夹江车站调看监控,看老父亲到底有没有上乐山的车,另一组则直接前医院进行寻找。
网络图片
一家人团圆:父亲有些自责,没想到给子女添了大麻烦
2月18日上午10点过,正当医院进行询问时,侄儿在夹江县汽车站的监控中发现了王德林的身影,确实上了去乐山的班车。很快,医院寻找的二姐传来消息,医院住院。
“姥爷!”当二外孙走进病房喊他时,王德林愣住了,根本没想到大家会找过来。随后,王海、大姐夫妇等人也赶了过来。
在询问病情后,为了缓和略显尴尬的气氛,王海开玩笑说,“老汉儿(方言,即父亲)!你看我们这个家族还是有战斗力的嘛!”
“我不是跟你妈都说好了的嘛!”言语中,王德林有些不悦,甚至有一些小小的埋怨。
近中午时分,王德林输完液了,王海招呼大家一起出去吃午饭。王海又开起了玩笑,“老汉儿!还是要感谢你哦,要不然一大家子哪有机会在乐山一起吃顿饭。”
王德林叹气说,“唉,没想到给你们添那么大麻烦,我一个人好好的,没得事。”饭桌上,年近70岁的老人,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脸不好意思。
吃完午饭,女儿给王德林买了他最爱吃的丝丝糕、两个烤红薯,还有新鲜的橙子,3元钱一个。王德林直摆手,“不要不要!买这些干啥子?何必花钱嘛!”
网络图片
父亲的爱:自己尽力而为,不给子女添麻烦
■“我能自己解决的,就尽力而为,不找他们,子女工作不容易,他们也各有家庭,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支持。”
虽然明年就70岁了,但王德林看上去身体很硬朗。这次意外摔倒受伤,他原本想忍忍算了,但又怕拖严重了,影响采茶。茶叶是他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他一个人种了大概三十亩茶叶地,还有两亩黄花,每年3月到10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里劳作。凭着勤劳的双手,每年他能挣上万元,“我能养活自己,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
大女儿、大女婿和儿子、儿媳都是教师,二女儿离异,在成都打工,小女儿和女婿在夹江打工。“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负担也重。”说起这次独自去乐山看病住院,王德林坦言,如果跟他们说了,怕耽搁他们工作,也怕他们花钱。
“我能自己解决的,就尽力而为,不找他们,子女工作不容易,他们也各自有自己的家庭,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支持。”王德林说,逢年过节,子女和外孙们都要回来,也经常打电话,他已经满足了。
不过,即便子女们一个月回来一次,王德林也觉得没多大必要,“山路不好走,回来干啥?有啥大事,我晓得给他们打电话。”在他看来,这次独自去住院看病并非“大事”,所以不需要跟子女说。
“这次我考虑不仔细。”出院后,王德林有一点自责,“本想不增加他们麻烦,没想到反而给他们添了更多麻烦,耽误了好多时间。”但他仍觉得自己没做错,“我跟他们妈说了,等一个星期回去,他们应该冷静,等一个星期再看嘛!如果超过一个星期,我会打电话回去。”
出院后与家人团聚吃饭
他们的孝:要走进父亲内心,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资讯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