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脑部感染初期,应用大量抗菌素使感染局限,2—3周脑脓肿包膜形成后再行手术。二、用药原则:1、依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2、混合有厌氧桿菌感染者加用灭滴灵。3、严重感染者使用抗菌谱广的抗菌素如第三代头孢抗菌素,两种以上抗菌素联合使用。4、脑膜炎重者,考虑鞘内给药。5、使用脱水药及地塞米松降低颅内压。6、身体状况差或手术出血多者,使用人体白蛋白。(1)、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致病菌的种类,对细菌的敏感性和该药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来选择,原则上应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在细菌尚未检出之前,可按病情选用易于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出来结果后,予以适当地调整,一般静脉给药,必要时根据病情亦可采用鞘内,脑室和脓腔内注射。(2)、脱水药物的应用:主要用来降低颅内压,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预防发生脑疝,常用脱水药物有高渗性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溶液,利尿药物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钠)等,用药同时应注意补钾,注意肾功能,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的检查。(3)、激素的应用: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改善和调整血-脑脊液屏障的功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脑脓肿周围的脑水肿,常用激素首选地塞米松,10~20mg/d,分1~2次静脉滴入或肌内注射,视病情可加大剂量,用药时注意检查血糖。(4)、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主要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调整,检查肝,肾等功能状况,病程长,全身情况较差者需适当输全血,血浆和蛋白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加抵抗力,为手术创造条件,如有高热,可物理降温,对并发癫痫者,应予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并预防和治疗其他并发症。

三、手术:1、穿刺抽脓术:此法简单易行,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脓肿较大,脓肿壁较薄,脓肿深在或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婴儿、年老或体衰难以忍受手术者,以及病情危急,穿刺抽脓作为紧急救治措施者。一般应该于发现脓液同时做导管持续引流。穿刺抽脓时,应根据脓肿部位,选最近脓肿而又不在脑功能区或大血管部位钻孔。穿刺入脓腔后,应保持针尖在脓腔中央,把脓液尽量抽吸出来。待2/3的脓液排出后,即可以等量的抗菌盐水,每次5ml反复冲洗脓腔,直至冲洗液转清。随后拔出脑针,经原穿刺孔的方向和深度插入硅橡胶管或导尿管。此时因脓腔内尚存有冲洗液,故可仔细调整引流管在最佳引流位置,再经头皮刺孔出颅外并固定之。钻孔切口如常分层缝合,不放引流。穿刺过程应该防止脓液污染术野。术后每日或隔日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4万~8万u,杆菌肽(~u/ml)及生理盐水溶液冲洗脓腔。全身继续抗菌治疗,定期复查CT,待脓腔闭合即可拔管。最后向脓腔内注入含抗生素的硫酸钡混合悬液,作脓腔造影,以便以后摄头颅正侧位片随访和作为再穿刺的标志,也可不作脓腔造影,单纯注入抗生素,而用脑CT随访来指导穿刺。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脓腔造影或CT显示脓肿缩小(直径小于1.5cm)、皱缩,则说明脓腔已闭合,可停止穿刺。但临床还应定期随访半年至1年。立体定向抽脓术,适用于多发脑脓肿和脑干脓肿,可在立体定向下穿刺抽脓。2、导管持续引流术:为避免重复穿刺或炎症扩散,于首次穿刺脓肿时,脓腔内留置一内径为3~4mm软橡胶管,定时抽脓、冲洗、注入抗菌素或造影剂,以了解脓腔缩小情况,一般留管7~10天。目前CT立体定向下穿刺抽脓或置导管引流技术更有其优越性。3、脓肿切除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对脓肿包膜形成完好,位于非重要功能区者;多房或多发性脑脓肿;外伤性脑脓肿含有异物或碎骨片者,均适于手术切除。脑脓肿切除术的操作方法与一般脑肿瘤切除术相似,术中要尽可能避免脓肿破溃,减少脓液污染。4、凶险病例,可以考虑去骨瓣减压手术等挽救生命,同时考虑以上手术方式。

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67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