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改错活血化瘀名方的临床应用

?点击上方蓝字   一、血府逐瘀汤

  王清任创制血府逐瘀汤的主旨,是针对胸部疾病而设的,同时也用于其它部位与瘀血相关的疾患。按照现代的分法可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疾病、消化系疾病,而后世在实际应用上有更多的发挥,有资料报道的可包括以下方面:心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休克),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脑震荡、颅脑损伤后综合征、脑动脉硬化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失眠),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胰腺炎、食道癌、呃逆),呼吸系统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血气胸),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乳糜尿、糖尿病性肾病、慢性前列腺炎、尿路结石、性功能障碍),妇科疾病(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增生、流产后闭经、更年期综合征),外科疾病(粘连性肠梗阻、肋软骨炎、脾切除术后低热、胸部挫伤、阑尾周围脓肿),外周血管疾病(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五官科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视神经炎、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喉溃疡、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声带息肉、耳聋),其它疾病(黄褐斑、脱发、过敏性紫癜、甲状腺机能亢进、布鲁菌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涉及病种近60种。当然,具体运用中有使用王清任原方的,大量的是在原方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灵活化裁的。   二、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治疗半身不遂的良方。从其组成即可看出,该方“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方中以重剂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以起痿废;伍以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络之品,活血通络以疗不仁。方中药物,以气运血,气血互用,气足血活,元气复来,用药比例及配伍方法十分科学。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水煎液能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有明显抗凝血及抗体内血栓形成作用。对脑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能持久增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可减少实验性脑水肿时脑蛋白及丙二醛含量,增强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脑含水量,并能显著促进自体血肿的吸收,加速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对脑水肿及并发的脑功能紊乱有一定纠正作用,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同时,还有一定的温和降压作用。

  在如今临床上,补阳还五汤的应用更加广泛,除用治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外,还可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肌营养不良症、慢性肾炎及冠心病等诸多病证的治疗,只要辨证准确、时机适宜、使用得当,均可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经验证明,对补阳还五汤的科学使用,起码要把握以下两点:首先,要正确把握补阳还五汤的适应症,做到方随症出,药症相符。补阳还五汤的适应症,有关教材将其概括总结为辨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的中风后遗症,证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者。根据古今相关文献记载和临床体会,具体操作时应从以下八个方面考虑:(1)应在中风恢复初期,即脑水肿症状解除、病情相对稳定时使用。根据中风证的一般规律,这一时期大概在病后2周左右;(2)近期血压基本正常,或虽见血压偏高,但辨证不属肝阳上亢及风、痰、热、瘀等实证者;(3)患侧麻木不遂,健侧亦见麻木无力者;(4)患侧肢体水肿,下肢尤甚者;(5)常自觉头轻脚重,似晕非晕,下肢沉重如捆绑重物,动则尤甚者;(6)兼证或见卫阳不固之畏风自汗,或见脾胃气虚之纳呆便艰,或见心肺不足之心悸胸闷,或见气血两亏之面苍不华者;(7)舌紫而胖或舌淡而胖,舌边或见齿痕,舌面或有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淡紫粗长怒张,舌苔白或苔白而腻者;(8)脉缓大或涩弱,或患侧脉弦大,健侧脉弦缓或沉弦者。

  其次,方中君药黄芪的用量要适宜,要突出补气活血的治疗特点,用量宜大但不应太过,应考虑到连续、累积的治疗过程,同时结合患者气虚的程度及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权衡用之。在一般情况下,黄芪的用量应控制在30~60g之间。如气亏程度较甚,同时又无其它禁忌症时,可逐渐增加剂量至60g以上,但连续用量不宜超过g。这是因为,用量过少,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会贻误良机,丧失使患者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的可能;若连续超剂量使用,则可因患者病后无力运化而导致气机壅滞,轻则影响患者正常的食欲,重者可导致湿热内生、痰浊壅滞,反而会分化治疗的主攻方向,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同样不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有人曾提出,超量使用带来的食欲不振、胸脘痞闷等不良反应可通过在方中加用陈皮、枳壳等理气之品来弥补,但根据临床反馈情况来看,这一用法与按常规量使用的最终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别。

  应当指出,中风后遗症中辨属气虚血瘀者大约只占总患病人数的十分之三四,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并不适合补气活血尤其是峻补元气之法治疗。因此,切不可不加辨证盲目以补阳还五汤统治之。

欢迎老师们







































白癜风会治好吗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584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