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沟通贵有恒,微光终汇聚

“贵有恒,微光终汇聚”

李医院

18日晚7点半,“临床沟通:微光闪烁”环节在第二分会场按时进行。经过一天的学习交流,大家虽然略带疲惫,但学习兴趣仍然高涨,会场座无虚席。

首先与大家交流的是医院的张智洁教授,她细致贴切的分享了自己的血培养巡讲经验。张教授在年的京港感染论坛参会期间受到启发,萌发“血培养巡讲”的想法,医院的王辉主任进行沟通,然后下定了“勇气和决心”。在得到科室主任的支持后,于16年4月开始策划和准备,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对63个重点病区进行了52次讲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血培养同期送检量增幅达25%,阳性率提升50%。张教授归纳出与临床大夫沟通的八字原则是“尊重”、“平等”、“平和”、“信用”。

医院的肖玉玲教授娓娓讲解了一例发热伴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发热1月余,肝脾胀大,血象进行性降低,肝脏损害,但血培养(5天)为阴性。经骨髓形态室穿刺涂片提示后,从血培养瓶中盲转,培养出荚膜组织胞浆菌。肖教授的感悟是:发热以感染疾病为主;需要感染科、微生物室、骨髓室、病理科、血液科之间的多学科协作;某些真菌培养需延长时间、血培养忙转、凃片意义大。

医院的孙宝霞主任讲述了一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病例。一位隐匿的糖尿病患者发热寒战10余天,伴咳嗽咳痰下腹痛三天,加重一天,因肺CT附见膈下游离气体,考虑胃肠道穿孔不排除,引发多学科会诊。综合诊治发现其感染了产气的肺炎克雷伯菌,成功救治。孙主任提出,感染科医师应具备感染疾病的诊断能力、及早的标本送检意识,了解常见病原菌的习性,合理规范用药,才能应对当下不断新发生的感染性疾病。

医院的刘学东主任分享了一例从ACOS到IPA的病例。一例患哮喘病40余年的中年男性症状加重后入院治疗,明确诊断为ACOS急性加重。影像学显示,支气管镜下痰栓形成,左肺上叶及各管腔多发糜烂、结节。患者两次痰培养均提示曲霉菌生长。对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有长期激素吸入治疗史的患者,常规治疗症状不缓解,要警惕合并ABPA或IPA的可能;而支气管镜(影像学)检查在此类疾病中有重要意义。

医院的王山梅教授讲述了一例幼儿脑脓肿的临床沟通。患儿脑脊液培养出对青霉素敏感的星座链球菌,大夫予以万古霉素治疗,2周后病人治愈出院,但一周后发热再次入院。与临床沟通后,王教授提出中枢神经系统链球菌治疗应该优选青霉素,万古霉素的杀菌作用甚至不如美罗培南。由于该菌致病力弱,易复发,需长期治疗。这就提示我们不仅仅要为临床大夫提供药敏报告,更要讲述细菌致病特征、药物敏感范围可能不适用于具体感染部位等。

王山梅

医院

郑小卫

医院

最后一位讲者是医院的郑小卫临床药师。她汇报了一例无发热、无血象、无炎性指标升高等感染症状的皮下多发结核感染病例,提示在肿瘤患者中如出现非癌性结节,即使没有感染症状,也要考虑感染的可能性。郑药师提出,不要轻易放过特殊的临床现象;要多和相关科室交流;要追踪并及时记录病例信息。

我们欣喜的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兴致盎然的介绍自己的临床沟通经验及取得的成果。每一颗微光都会成为普及沟通知识、促进医技交流、更好医治患者的明灯,而这正是京港感染论坛成立的初衷之一。微光传递、星火燎原,从你我做起,进一步加强多科室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最后以张智洁教授的感悟结尾:“贵有恒,何必三更起!坚持做,微光终汇聚”。

以上文章为京港感染论坛独家编辑,转载需要获得许可,并标明来源,投稿pidmic

.







































北京白癜风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491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