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选择题
1.学龄期儿童应特别注意补充
A.维生素A
B.叶酸
C.铁
D.维生素D
E.维生素B12
2.病毒性脑膜脑炎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恢复期高于急性期的倍数是
A.1倍
B.1.5倍
C.2.5倍
D.4倍
E.5倍
3.婴儿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选择镇静止惊药时不宜选择
A.地西泮
B.可待因
C.苯巴比妥
D.异丙嗪
E.氯丙嗪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确诊意义的是
A.血小板计数减少
B.可见巨大畸形血小板
C.出血时间延长
D.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5.下面关于DIC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许多疾病的并发症
B.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C.也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
D.微血栓形成是其基本病理改变
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A2型选择题
6.患者男,行走一段时间后出现小腿肌肉抽搐,休息后疼痛缓解,再行走又可发作,入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明确动脉阻塞的部位,可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肢体血流图
B.超声多普勒
C.动脉造影
D.肢体抬高试验
E.X线
7.某女青年与人发生口角后突然倒地,嚎啕大哭,肢体无规律抽动。此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置患者于单人房间
B.谢绝探访
C.用牙垫塞入上下磨牙之间
D.语言暗示
E.嘱家属勿滥施同情
8.患儿,男,12个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建议家长带患儿活动正确的是
A.“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
B.“X”型腿按摩外侧肌群
C.尽早练习行走
D.被动锻炼时要用力牵拉
E.胸廓畸形做仰卧展胸运动
9.患者,男性,55岁。咳嗽、咳痰3年,咳嗽呈高调金属音,痰中带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X线胸片示右肺局限性小斑片状阴影,密度较淡。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痰结核菌检查
C.胸部CT
D.胸部磁共振检查
E.痰脱落细胞检查
10.患者女,35岁。患腰椎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半年后明显好转,但仍遗留有腰痛,伸屈加重,X线片无死骨及脓肿,骨质疏松好转。病灶边缘清晰。过屈过伸位X线片患椎不稳定。最合适的疗法为
A.继续抗结核治疗
B.继续石膏背心固定
C.病灶清除术
D.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E.后路植骨融合术及抗结核治疗
答案及解析
第1题
C
学龄期儿童应特别注意补充强化铁食品,以减低贫血发病率。
第2题
D
恢复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第3题
B
可待因属阿片类药物强激动剂,应用后存在于婴儿脑中的浓度较高,使用时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因此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幼儿禁用可待因,故选B。
第4题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所以此题最佳答案选A。
第5题
B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第6题
C
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动脉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第7题
D
本患者为癫痫发作,故应取头低侧卧或平卧头侧位,下颌稍向前;松开领带、衣扣和裤带;取下活动性义齿,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立即放置压舌板,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拖出,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以利呼吸道通畅。用牙垫塞入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破唇舌。故选D。
第8题
A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如遗留胸廓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X”型腿按摩内侧肌,矫正畸形。
第9题
E
痰细胞学检查起源于较大支气管的中央型肺癌,表面脱落的癌细胞随痰咳出,若痰中找到癌细胞即可明确诊断。
第10题
E
患者患腰椎结核,经治疗半年后明显好转,但仍有腰痛,说明抗结核治疗疗程不够,一般抗结核用药需满2年,故仍需抗结核治疗,故B、C不正确。病灶清除术的指征其中之一为骨与关节结核有明显的死骨及大脓肿形成,而患者X线片无死骨及脓肿,无须做病灶清除术,故D不正确。植骨融合术用于关节不稳定的患者,以稳定脊柱、促进病灶愈合,而该患者过屈过伸位X线片患椎不稳定,故应行植骨融合术,故E正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1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