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上岗证试题3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梯度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像质量,应特别注意其:

A、均匀容积

B、线性

C、梯度场强与变化幅度

D、梯度场启动时间

E、以上均是

E

2、在SE序列中,T2加权像是指: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

B

3、射频系统能接收的磁共振信号不包括:

A、1H元素

B、31P元素

C、13C元素

D、23Na元素

E、20Ca元素

E

4、在SE序列中,TE是指:

A、90°脉冲到°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

B

5、关于相位对比MR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施加流速编码梯度

B、利用血液质子的相位变化成像

C、编码流速的大小是PC-MRA成像的关键

D、成像时间比相应的TOFMRA长

E、利用血液质子的频率变化成像

E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2>T2*>T1

B、T2*>T2>T1

C、T1>T2>T2*

D、T1>T2*>T2

E、T2>T1>T2*

C

7、反转恢复(IR)序列中,第一个°RF的目的是:

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

B

8、关于快速自旋回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简称FSE

B、两个90°脉冲之间的时间为TR

C、一次激发可以采集K空间的几行

D、FSE比SE减少了人体的射频能量累积

E、成像速度比SE快

D

9、发现核磁共振物理现象,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是:

A、Block和Lautcrbur

B、Damadian和Block

C、Mansfield和Purcell

D、Block和Purcell

E、Damadian和Lautcrbur

D

10、关于“外加磁场B0”的描述,正确的是:

A、B0越大,则进动频率越高

B、B0越大,则进动频率越低

C、磁矩与B0轴之间存在的夹角,B0越大则B0方向上的磁矩值就会越小

D、B0为1Tesla时,氢原子的磁旋比为63.87MHz

E、B0为0.5Tesla时,质子进动频率为42.58MHz

A

11、腹部MRA最佳成像方法是:

A、3D-TOFMRA

B、PC-MRA

C、CE-MRA

D、2D-TOFMRA

E、SE-MRA

C

12、组成视神经的4段不包括:

A、颅内段

B、颅外段

C、管内段

D、眶内段

E、球内段

B

13、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MRI磁场中的安全范围是:

A、1高斯线之外

B、5高斯线之外

C、10高斯线之外

D、15高斯线之外

E、20高斯线之外

B

14、关于失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失超表示超导环境的突然失去

B、人为因素可以导致磁体失超

C、当液氦液面降低到安全线以下时,可能会发生失超

D、强烈震动(如地震)也可以导致磁体失超

E、失超后的磁体必须更换

E

15、有关MR信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胰腺T1加权信号与肝脏相似

B、胰腺T2加权信号与肝脏相似或略高

C、脾脏T1加权信号比胰腺信号低

D、脾脏T2加权信号比胰腺信号低

E、肾上腺信号与肝实质相仿

D

16、影响层厚的梯度因素是:

A、梯度场强度

B、梯度切换率

C、爬升时间

D、梯度磁场的方向性

E、线性特性

A

17、关于射频线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射频线圈的形状都是马鞍形

B、表面线圈用于接收信号

C、相控阵线圈具有较好的信噪比

D、发射线圈用于射频激发

E、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不能同时使用

A

18、关于横向弛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

B

19、关于脑梗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急性期增强扫描有异常对比增强

B、急性期弥散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C、亚急性期有明显的脑回增强

D、亚急性期T1加权像呈短T1高信号

E、亚急性期T2加权像呈低信号

E

20、在MR成像过程平面信号的定位中:

A、频率编码起作用,相位编码不起作用

B、相位编码起作用,频率编码不起作用

C、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共同起作用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C

21、与频率选择脂肪抑制序列相比,STIR序列的优点在于:

A、脂肪抑制的选择性较高

B、扫描时间较短

C、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也较低

D、用于增强扫描可增加强化效果

E、小的FOV扫描可取得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C

22、在不同区域的K空间数据与图像的关系中:

A、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

B、K空间的中心部分决定图像的对比,边缘部分决定图像的细节

C、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对比

D、K空间的中心与边缘部分均决定图像的细节

E、只有K空间的中心部分对图像的质量起作用

B

23、有关单次激发EPI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号强度高

B、空间分辨力高

C、视野不受限制

D、目前采集强度最快的MR成像序列

E、可有效消除磁敏感性伪影

D

24、Gd-DTPA常规使用剂量为:

A、0.1mol/kg

B、0.2mol/kg

C、0.1mmol/kg

D、0.2mmol/kg

E、0.1ml/kg

C

25、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决定扫描时间的因素不包括:

A、重复时间

B、回波时间

C、相位编码数

D、信号激励次数

E、回波链长

B

26、关于射频脉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射频脉冲越宽,其覆盖的频率范围越宽

B、射频脉冲越窄,脉冲的选择性就越好

C、射频脉冲所覆盖的频率与脉宽成反比

D、射频脉冲越宽,脉冲的选择性就越差

E、射频脉冲所覆盖的频率与脉宽成正比

C

27、关于脂质组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较高的质子密度

B、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C、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D、质子含量比肌肉组织高

E、在T2加权像上信号比自由水高

E

28、黑血法MRA主要基于:

A、流空效应

B、流入相关增强效应

C、偶回波效应

D、舒张期假门控现象

E、失相位

A

29、在相同扫描条件下,当回波链长度为18时,应用FSE(TSE)序列比常规SE序列扫描时间将:

A、减少18倍

B、增加18倍

C、减少9倍

D、增加9倍

E、不变

A

30、T2加权MRI图像上:

A、T2值长的组织呈高信号,T1值长的组织成低信号

B、T2值长的组织呈高信号,T1值短的组织成低信号

C、T1值长的组织呈高信号,T2值短的组织成低信号

D、T2值长的组织呈高信号,T2值短的组织成低信号

E、T2值短的组织呈高信号,T2值长的组织成低信号

D

31、磁体间的观察窗用铜网的目的是:

A、将屏蔽间接地

B、射频屏蔽

C、美观

D、磁屏蔽

E、房子反光便于观察里面的情况

B

32、Propeller技术又称为:

A、滑车技术

B、滑环技术

C、螺旋桨技术

D、辐射技术

E、螺纹技术

C

33、关于层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层厚越厚信号越弱

B、层厚越厚信噪比越低

C、层厚越厚越不易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D、层厚越薄空间分辨率越低

E、层厚取决于射频的带宽及梯度磁场的上升时间

E

34、为减少扫描时间,将正方形FOV改成矩形,正确的方法是:

A、减少频率编码数

B、减少层厚

C、减少相位方向FOV

D、减少频率方向FOV

E、减少相位编码数

C

35、不属于磁体的组件的是:

A、磁体

B、匀场线圈

C、梯度线圈

D、射频发射和接收线圈

E、射频放大器

E

36、关于进动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主磁场的场强成正比

B、与梯度场的场强成正比

C、与磁旋比成正比

D、与自旋频率成正比

E、与主磁场和梯度场均无关

AC

37、有关磁共振对比剂(GD-DTP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存在于血液中

B、血脑屏障未破坏可进入脑组织

C、分布在细胞内液中

D、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E、在体内较稳定

BC

38、非自主性运动伪影包括: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脏收缩伪影

C、血管搏动伪影

D、血液流动伪影

E、脑脊液流动伪影

BCDE

39、血液的湍流易发生在血管狭窄处的:

A、近侧

B、远侧

C、血管分叉处

D、血管转弯处

E、动脉瘤处

BCDE

40、关于MRI的采集矩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FOV不变的情况下,矩阵越大空间分辨率越低

B、在FOV不变的情况下,矩阵越大图像SNR越低

C、相位编码方向采集点阵越大,扫描时间越长

D、频率编码方向采集点阵越大,扫描时间越长

E、相位编码方向必须垂直于频率编码方向

BCE

41、克服图像卷褶伪影的方法是:

A、改变频率、相位编码方向

B、放大FOV

C、增加NEX

D、增加TR

E、增加TE

AB

42、磁共振门控技术包括:

A、预饱和技术

B、脉搏门控

C、心电门控

D、呼吸门控

E、脂肪抑制技术

BCD

43、关于梯度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现空间定位

B、影响图像分辨力

C、影响图像信噪比

D、梯度场强越高越好

E、可引起周围神经刺激症状

ABCE

44、包膜期脑脓肿的特征性表现是:

A、T1增强环形强化

B、T2加权脓腔周围低信号环

C、弥散加权呈高信号

D、T2加权脓腔呈低信号

E、T1加权脓腔呈高信号

ABC

45、MRS的半高全宽(FWHM)解释正确的是:

A、化合物最大峰高一半处的谱线宽度

B、与谱线的信噪比无关

C、与磁场的均匀度有关

D、与化合物的T2*弛豫时间有关

E、决定谱线的空间分辨率

ACDE

50、目前降低梯度噪声的静音技术手段有

A、梯度线圈真空隔绝腔技术

B、缓冲悬挂技术

C、噪音固体传导通路阻断技术

D、静音扫描序列技术

E、磁体间墙壁和天花板使用透气材料

ABCD

前文链接

X线部分

S.1X线摄影质量控制

S.2放射卫生防护

S.3医用激光打印机

S.4医用激光打印胶片

S.5激光热成像

S.6直热式热敏成像

S.7乳腺组成

S.8乳腺相关病史及相关检查

S.9乳腺癌

S.10乳腺X线检查

S.11X线的发现、产生及原理

S.12X线的本质、特性

S.13X线强度、X线质的表示方法

S.14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S.15X线的吸收与衰减

S.16X线照片信息的形成

S.17乳腺Ⅹ线摄影的产生及发展

S.18乳腺Ⅹ线摄影系统的构成

S.19数字乳腺Ⅹ线摄影

S.20乳腺X线摄影体位设计

CT部分

S.21CT的产生及特点

S.22CT的发展—上

S.23CT的发展—下

S.24CT的结构--上

S.25CT的结构--下

S.26CT成像原理——上

S.27CT成像原理--下

S.28螺旋CT

S.29CT成像质量控制

S.30CT成像的伪影、安全

S.31CT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上

S.32CT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下

S.33CT血管造影、图像后重建

S.34CT常用成像技术

S.35CT检查前的相关准备

S.36颅脑CT成像技术

S.37头颈部CT成像技术

S.38胸部CT成像技术

S.39冠状动脉CT检查技术

S.40腹部CT成像技术

S.41脊柱及下肢CTA成像技术

CT上岗证试题1

CT上岗证试题2

CT上岗证试题3

CT上岗证试题4

CT上岗证试题5

CT上岗证试题6

CT上岗证试题7

CT上岗证试题8

CT上岗证试题9

CT上岗证试题10

CT上岗证试题11

CT上岗证试题12

CT上岗证试题13

CT上岗证试题14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1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2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3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4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5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6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7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8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9

磁共振部分

S.42磁共振成像基础

S.43磁共振成像系统组成

S.43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上

S.44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下

S.46磁共振成像的伪影

S.47磁共振成像安全

S.49人体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S.50磁共振对比剂

S.51磁共振血管成像

S.52颅脑MR检查技术

S.52颅脑、垂体MR检查技术

S.53眼眶、耳部、颞颌关节MR成像技术

S.54鼻咽部、口咽部、颅颈部、喉部MR检查技术

S.55心脏、大血管、胸部MRI检查技术

S.56乳腺MR成像技术

S.57脊柱及脊髓MRI检查技术

S.58肝、胆、脾、胰MR成像技术

S.59肾上腺、肾脏MRI检查技术

S.60男女盆腔、前列腺MRI检查技术

S.61四肢关节MRI检查技术

S.62MR胰胆管、尿路成像技术

MR上岗证试题1

MR上岗证试题2

MRI模拟试题——大全

DSA部分

S.63DSA概述

S.64DSA设备的构成

S.67DSA图像传输

S.69DSA临床应用概述

S.70头颈部DSA

S.71心脏与冠状动脉DSA

S.72胸部DSA

S.73腹部血管DSA

S.74四肢血管DSA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zlff/1038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