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颜妤见习记者沈听雨
掏耳朵是生活中很多人的习惯,很多人会随手拿起棉棒、火柴棍、发夹、小钥匙等锐器掏耳朵。其实,从医学上看来,这样的小动作却隐藏着大风险,一不留神还会导致耳聋,甚至引发癌症。
陆奶奶已有80岁高龄,平时身体没啥大毛病,年轻时就喜欢用发夹或棉棒掏耳朵。前两年,陆奶奶发现右耳长出了一个黑色的瘤子,一开始只有米粒大小,慢慢地,竟然发展成蚕豆大小,有时还会耳痛或耳痒,挠挖后竟然还出血,陆奶奶为此困扰多时。
陆奶奶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后,丁吉女主任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怀疑陆奶奶耳朵里的“黑物”有恶变可能,情况不容乐观,建议手术治疗。
考虑陆奶奶年龄偏大,丁吉女先取小部分组织作冰冻切片,而冰冻切片病理结果报告为:耵聍腺癌。在激光辅助下,丁吉女先将肿瘤及周围具一定安全边缘的组织及软骨彻底切除。因肿瘤切除后耳道口缺失范围较大,又取耳前带蒂皮瓣修补创面。如今,陆奶奶已恢复出院。
丁吉女说,耵聍腺肿瘤为外耳道少见疾病,是发生在外耳道的具有腺样结构的肿瘤。而陆奶奶的肿瘤是腺样囊性癌,更为罕见,为嗜神经,沿神经向周围侵润,又称圆柱细胞瘤。
肿瘤起源于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导管上皮和肌上皮,病理组织学可分为耵聍腺瘤、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耵聍腺癌等,以恶性肿瘤较常见,约占全部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的70%。发生部位以外耳道底壁和前壁居多,外耳道耵聍腺肿瘤生长缓慢,但易扩展,切除后局部复发率高,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局部扩大切除加根治性切除是治疗的原则,对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术后应放疗。
据悉,在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的门诊室,每天至少五六名患者因为耳痒、耳痛、耳闷来就诊,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清洁不当或者乱掏耳屎导致。今年耳鼻咽喉科已经接诊了两例像陆奶奶这样的案例,其中一例已广泛乳突及脑板骨质破环。
丁吉女提醒,由于外耳道狭长、深在,自然光下难以显见。加上耳部本身结构复制,集听力及平衡两大功能,有面神经穿行,跟颅内关系又紧密,一旦恶变可引起颅内外如面瘫、眩晕、耳聋甚至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要尽量避免不洁挖耳。对长期佩戴耳机、助听器并发外耳道湿疹的,因奇痒随意使用小器具挠挖耳道等易继发引起耳道的感染甚至病变,医院就治。同时,还要避免耳部在强光、紫外线下照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sbj/13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