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前沿讯,年9月7-9日,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于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最新日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
柏惠维康公司携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亮相本次展会(详见[邀请函]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亮相CNS9月7-9日太原),展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最新技术和前沿动态,并邀请了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外科杨岸超博士分享两个精彩的病例。
以下为本次演讲PPT及要点:(已获发言者审核)
案例1
一、术前准备
确认机械臂可搭载手术使用的微推设备,并测试导向器与微推设备的同轴度。
二、制定手术规划
⊙在T1影像上建立AC-PC基准,在T2影像上制定手术规划。
⊙术前患者佩戴睿米视觉自动识别模块,扫描CT影像,添加至手术规划中,设定验证靶点和路径。
三、手术注册、精度验证
⊙台车位于患者左侧,患者头部固定于睿米专用头架上。
⊙手术注册时,机械臂自动运动至四个注册位置,完成机械臂注册;摄像头自动识别注册模块,快速完成患者注册。
⊙消毒钻孔,安装电极固定座后,为确保精度,在无菌环境下快速完成二次注册,安装微推设备后,确认定位精度良好。
四、手术实施
⊙机械臂自动定位左侧靶点,医生置入监测电极,测得6.5mm核团放电;
⊙左侧置入刺激电极,给予刺激信号,患者抖动症状消失,改善明显;
⊙再实施右侧手术,右侧测得6mm的核团放电;
⊙右侧置入刺激电极后,患者抖动症状消失。
五、术后验证
术后影像与术前规划融合后,测得植入误差1mm。
六、机器人辅助DBS手术的优势
⊙框架仅作颅脑固定用,降低框架安装技术要求,减少因安装框架引起的误差;
⊙医生可提前完成手术规划,缩短手术时间;
⊙多模态影像精准融合,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规划,不局限于传统入路(避开钙化灶);
⊙术前规划与定向引导一体,靶点微调灵活,最小可实现0.1mm的位移;
⊙机器人运动精度高,可减少人为调整误差,提高手术效率。
案例2
一、患者病情介绍
⊙患者:吕某某性别:男年龄:68岁
⊙症状:自发脑出血破入脑室近2个月,曾行右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等保守治疗,2周前出现脑积水行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闭管后即有昏迷而无法夹闭腰穿引流管,医院。
⊙检查:术前核磁显示脑积水,右额占位病变,右侧额角受压;
⊙诊断:
1、脑出血后脑积水;
2、脑内占位病变性质待查(额,右)脑脓肿?
二、手术方案
机器人引导下
1、左侧脑室穿刺分流;
2、右额占位病变穿刺置管外引流。
三、左侧脑室腹腔分流
患者头侧卧位,在机器人定位下,实施右侧脑室穿刺,置入可调压分流管脑室端,一次成功。
四、囊肿/脓肿置管外引流
⊙机器人定位囊肿/脓肿中心位置,置入引流管,并无液体自动流出,注射器轻抽亦无液体流出;
⊙排除囊性病变或脓肿病灶后,确定为实质性病灶,后重新置入活检针行活检术,吸取少量实质组织送病理分析。
五、术后影像
术后CT表明脑室穿刺引流位置精准,与规划路径一致。
术后CT表明穿刺活检位置精准。
六、活检结果
病理报告为坏死组织排除肿瘤;
活检结果:
镜下见脑组织、水肿、疏松淡染,泡沫细胞形成,散在少量T淋巴细胞。
七、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意义
与传统手术相比:
1.裂隙脑室分流的准确、可靠、成功率高,减少反复穿刺脑室的操作,避免脑出血的风险;
2.脑出血后坏死组织穿刺,机器人穿刺可信度高。若按照术前诊断脑脓肿进行穿刺若无脓液流出,必定要重新、反复穿刺,造成脑损伤甚至脑出血,而机器人引导穿刺置入引流管,没有脓液流出,即可确定病灶内部并非脓液,而是坏死组织,进而进行活检手术,可以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
演讲者简介CNS
[CNS]医院刘爱华:颅内未破裂小动脉瘤(≤5mm)破裂危险因素分析
[CNS]Neurosurgery中文版计划每年出版四期已出版两期
[CNS简讯]神外终身成就奖颁发19位获奖者平均年龄88.6岁赵雅度致辞提倡发扬中国神外拼搏精神
[今日开幕/最新日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9月7-9日太原
[预告]徕卡前沿AR技术亮相CNS9月7-9日太原
[邀请函]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亮相CNS9月7-9日太原
[最新日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
9月7-9日太原
中国神经学科新媒体;值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