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

小编搜集整理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病案一:

病案(例)摘要1:

李某,女,13岁,学生。年2月20日初诊。

患者一直饮食量少、偏食,近2个月来感神疲乏力,头晕,恶心呕吐,食少便溏,爪甲无泽,面色萎黄,口唇色淡,遂来就诊。

查体:T:36.5℃,BP:90/65mmHg。贫血貌,心率88次/分,律齐,未及心脏杂音,两肺听诊(-),肝脾无肿大。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2×/L,红细胞3.5×l/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

平均血红蛋白量(MCH)25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24%,红细胞平均体积(MCV)70fl。血清铁7.5μmol/L,总铁结合力70.5μmol/L,血清铁蛋白lO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12%。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虚劳

2

中医证候诊断

脾胃虚弱证

2

西医诊断

缺铁性贫血

2

西医诊断依据

1.长期食欲不佳,乏力,头晕,恶心。(1分)

2.贫血貌。(1分)

3.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1分)

4.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

合力升高。(1分)

4

中医治法

健脾和胃,益气养血

2

方剂名称

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木香6g

砂仁后下3g陈皮6g山药15g当归12g黄芪20g

熟地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改善饮食结构。(1分)

2.铁剂治疗:口服铁剂(硫酸亚铁等);注射铁剂:用于

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无效者(右旋糖酐铁等)。(2分)

3.辅助治疗。(1分)

4

病案二:

病案(例)摘要2:

赵某,女,39岁,已婚,农民。年1月14日初诊。

患者于2月前行人流术,术后出现发热,带下增多,两侧少腹部痛,时作时止。近1个月下腹部胀痛及肛门坠胀发作加重,遂来就诊。现症:带下增多,少腹胀痛,拒按,经行腹痛,情志抑郁,经前乳胀,喜太息。末次月经:年1月4日,持续6天,经来夹血块,血块得下则腹痛减。

查体:T:36.5℃,P:74次/分,R:20次/分,BP:/70mmHg。下腹部压痛。舌暗

滞,有瘀点,苔薄,脉弦。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量中,色正常,无异味,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度差,压痛明显,双侧附件增厚伴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带下病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滞血瘀证

2

西医诊断

盆腔炎性后遗症

2

西医诊断依据

1.既往有急性盆腔炎病史。(1分)

2.带下增多,伴少腹部胀痛,拒按。(1分)

3.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活动度差,压痛明显,双侧附

件增厚伴压痛。(2分)

4

中医治法

理气活血,消癥散结

2

方剂名称

膈下逐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枳壳10g

延胡索10g五灵脂包煎6g丹皮10g乌药6g

香附10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选择使用物理疗法:如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蜡疗等。

4

病案三:

病案(例)摘要1:

孙某,男,50岁,已婚,干部。年1月5日初诊。

患者间断鼻出血半年。1周前患外感,发热,头痛等,服用“感冒药”无明显好转。现症:壮热,口渴,咽痛,鼻衄,皮下紫癜,瘀斑,心悸。

查体:T:39℃,P:92次/分,R:20次/分,BP:/80mmHg。肢体、躯干散在皮下瘀斑,心肺(-),肝脾未触及。舌红而干,苔黄,脉洪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59g/L,白细胞3.1×l09/L,血小板40×/L,网织红细胞0.l%。骨穿: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未见。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血证

2

中医证候诊断

热毒壅盛证

2

西医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西医诊断依据

1.鼻出血半年,发热1周,伴头痛、皮肤瘀斑。(1分)

2.T:39℃,肢体、躯干散在皮下瘀斑,心肺(-),肝脾

未触及。(1分)

3.血常规:三系降低(血红蛋白59g/L,白细胞3.1×l09/L,

血小板40×l09/L);网织红细胞降低(0.1%。)(1分)

4.骨穿: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未

见。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1分)

4

中医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养阴

2

方剂名称

清瘟败毒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生地15g山药15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黄连3g

玄参10g丹皮10g甘草6g水牛角先煎30g竹叶10g

连翘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防止接触对骨髓造血有毒性的物质,禁用

抑制骨髓药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等。

(1分)

2.支持疗法:控制感染,止血,输血。(0.5分)

3.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雄激素等。(0.5分)

4.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1分)

5.如属造血干细胞缺陷引起的急性再障宜行骨髓移植。

(1分)

4

病案四:

病案(例)摘要2:

刘某,女,30岁,已婚,演员。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1年前手术后,逐渐出现白带增多,伴下腹痛,未经治疗。末次月经:年3

月4日,持续6天。现症:带下量多,下腹疼痛,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

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

查体:T:36.5℃,P:79次/分,R:18次/分,BP:/80mmHg。下腹压痛,无肌紧

张及反跳痛。舌体暗红,有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色白,子宫后倾,有压痛,活动不良,两侧附件增厚,

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压痛。

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两侧可见包块。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带下病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虚血瘀证

2

西医诊断

盆腔炎性后遗症

2

西医诊断依据

1.白带增多,伴下腹痛1年。(1分)

2.查体: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1分)

3.妇科检查:子宫后倾,有压痛,活动不良,两侧附件

增厚,压痛,子宫骶骨韧带压痛。(1分)

4.B超示:子宫两侧可见包块。(1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2

方剂名称

理冲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生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5g山药15g天花粉15g

知母12g三棱9g莪术9g生鸡内金9g红藤15g

败酱草12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选择使用物理疗法:如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蜡疗等。

4

病案五:

病案(例)摘要1:

邢某,女,53岁,已婚,退休。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平素体弱多病,饮食量少。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反复发作1年余,多次检查血常规

示血小板减少,未系统治疗。近1周来下肢又出现紫斑,遂来就诊。现症:下肢紫斑,颜

色暗淡,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少华,神情倦怠。

查体:T:36.4℃,P:82次/分,R:18次/分,BP:/80mmHg。肝脾未触及,下肢

皮肤瘀斑色暗淡。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7×l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50×l09/L。出血

时间:13min(正常值2~7min)。网织红细胞计数1.4%。骨髓象示巨核细胞显著增加。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血证-紫斑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不摄血证

2

西医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慢性型

2

西医诊断依据

1.下肢出现紫斑1周。(0.5分)

2.有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反复发作1年余,多次检查血常

规示血小板减少。(1分)

3.查体:肝脾无肿大。(0.5分)

4.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网织红

细胞计数正常。(1分)

5.骨髓象示巨核细胞显著增加。(1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2

方剂名称

归脾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白术15g党参10g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0g

龙眼肉9g炒枣仁12g远志6g阿胶烊化10g麦冬10g

五味子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外伤,必要时止血治疗。

(1分)

2.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30~60mg,分次或顿服。

(1分)

3.必要且有适应证者可考虑脾切除术。(1分)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禁忌患者。选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1分)

4

病案六:

病案(例)摘要2:

吴某,女,35岁,已婚,工人。年4月6日初诊。

取环术后3天,突然下腹疼痛剧烈,拒按,高热恶寒,咽干口苦,赤白带下,量多,色黄,如脓血,味臭秽,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查体:T:38.9℃,P:次/分,R:26次/分,BP:/80mmHg。面红,下腹有压

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赤白相间,脓性,味臭秽,宫颈充血,有举痛,宫体稍

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区增厚伴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4.5×l09/L,中性粒细胞88%;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

细胞,并可见红细胞:B超示:盆腔积液4.5cm×3.2cm。尿妊娠试验:阴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热毒炽盛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盆腔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宫腔取环术后急性下腹痛,伴发热1天。(0.5分)

2.查体:T:38.9℃,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0.5

分)

3.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赤白相间,脓性,味臭秽,

宫颈充血,有举痛,宫体稍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区

增厚伴压痛。(1分)

4.血常规:白细胞14.5×l09/L,中性粒细胞88%。(0.5分)

5.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细胞,并可见红细胞。(0.5分)

6.尿妊娠试验:阴性。(0.5分)

7.B超示:盆腔积液4.5cm×3.2cm。(0.5分)

4

中医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2

方剂名称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

紫背天葵15g桃仁10g冬瓜仁10g生大黄后下6g

牡丹皮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半卧位休息,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1分)

2.抗生素治疗:选用药敏试验敏感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1.5分)

3.必要时手术引流排脓。(1.5分)

4

病案七:

病案(例)摘要1:

李某,男,33岁,已婚,干部。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头晕,乏力,齿龈出血半年。现心悸乏力,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出血明显,

大便干结。

查体:面色苍白,唇甲淡白,下肢见散在皮下出血点,心肺(-),肝脾未触及,舌质淡,

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3.0×l09/L,血小板45×l09/L,网织红细

胞O.l%。骨穿: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未见。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尿含铁血黄素(-)。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血证

2

中医证候诊断

肾阴虚证

2

西医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西医诊断依据

1.青年男性,头晕,乏力,齿龈出血半年。(1分)

2.查体:贫血貌,下肢散布出血点,肝脾不大。(1分)

3.血常规:Hb65g/L,WBC3.0×l09/L,PLT45×/L,

网织红细胞0.l%。(1分)

4.骨穿:骨髓增生减低,粒系及红系减少,巨核细胞未

见。酸化血清溶血试验(-),尿含铁血黄素(-)。(1分)

4

中医治法

滋阴补肾,益气养血

2

方剂名称

左补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山药15g山茱萸15g川牛膝15g菟丝子15g

熟地24g枸杞15g鹿角胶烊化10g龟板胶烊化10g

当归10g黄芪3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防止接触对骨髓造血有毒性的物质,禁用

抑制骨髓药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等。

(1分)

2.支持疗法:控制感染,止血,输血。(0.5分)

3.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雄激素等。(0.5分)

4.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1分)

5.如属造血干细胞缺陷引起的急性再障宜行骨髓移植。

(1分)

4

病案八:

病案(例)摘要2:

田某,女,31岁,已婚,教师。年6月7日初诊。

患者于年5月21日行人流术后阴道流血3天,6月1日开始下腹部疼痛按,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大便溏,小便短赤。

查体:T:38.9℃,P:次/分,R:26次/分,BP:/70mmHg。神清,痛苦面容,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肌紧张。舌红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6×l09/L,中性粒细胞83%。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细胞;B超示:盆腔积液5.5cm×4.2cm。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量多,色黄,有异味,宫颈光滑,子宫

水平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度差,压痛明显,两侧附件片状增厚伴压痛。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腹痛

2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瘀结证

2

西医诊断

急性盆腔炎

2

西医诊断依据

1.人流术后出现下腹疼痛,伴发热,带下量多黄稠臭秽。(1分)

2.T:38.9℃,下腹压痛、反跳痛,伴轻度肌紧张。(0.5分)

3.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量多,色黄,有异味,子宫质中,活动度差,压痛明显,两侧附件片状增厚伴压痛。(1分)

4.血常规:白细胞:15.6×/L,中性粒细胞:83%。(0.5分)

5.阴道分泌物检查:大量白细胞。(0.5分)

6.B超示:盆腔积液5.5cm×4.2cm。(0.5分)

4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2

方剂名称

仙方活命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20g甘草6g赤芍10g当归10g乳香5g没药5g

穿山甲9g天花粉15g陈皮6g防风10g贝母10g白芷10g皂角刺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半卧位休息,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1分)

2.抗生素治疗:选用药敏试验敏感抗生素,或联合用药。(1.5分)

3.如形成脓肿,必要时手术引流排脓。(1.5分)

4

病案九:

病案(例)摘要1:

白某,男,58岁,已婚,工人。年3月24日初诊。

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头晕目眩。昨日展起有左侧肢体活动欠利,今日下午加重而被家

医院。现症:左侧半身不遂伴感觉麻木,口眼㖞斜,舌强语謇,躁动不安,头晕目

眩。

查体:T:37.7℃,P:92次/分,R:18次/分,BP:/85mmHg,意识模糊,躁动不

安,语言不利,面色红赤;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

双肺呼吸音粗,腹平软。左侧肢体肌力Ⅱ级,皮肤痛觉减弱,左侧巴氏征(+)。舌质红苔

黄,脉弦。

辅助检查:急查颅脑CT:右侧内囊见低密度灶。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中风

2

中医证候诊断

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2

西医诊断

脑梗死

2

西医诊断依据

1.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半,伴言语不利;安静状

态下发病。(1分)

2.意识模糊,躁动不安,语言不利,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右偏,左侧肢体肌力Ⅱ级,皮肤痛觉减弱,左侧巴氏征(+)。(2分)

3.颅脑CT:右侧颅脑见一低密度影。(1分)

4

中医治法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2

方剂名称

天麻钩藤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

天麻9g钩藤后下5g石决明先煎15g天麻12g栀子9g

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18g夜交藤20g黄芩12g

茯神15g地龙9g桃仁12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生命体征监护、维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护,

酌情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等)。(1分)

2.超早期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1分)

3.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1分)

4.脑保护治疗、降纤治疗、高压氧治疗及康复治疗等。

(1分)

4

病案十:

病案(例)摘要2:

李某,女,28岁,职员。年4月25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现停经53天,阴道不规则出血3天a末次月经年3月3日,

停经后明显有早孕反应,3天前阴道有少量出血,色淡红,质稀薄,曾服安络血效果不明显,

现症:停经53天,阴道少量出血,小腹空坠隐痛,腰酸,神疲肢倦,心悸气短。

查体:T:36.6℃,P:86次/分,R:21次/分,BP:/80mmHg。面色?白,舌淡苔

白,脉细滑无力。

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妊娠,胚胎存活。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胎动不安

2

中医证候诊断

气血虚弱证

2

西医诊断

先兆流产

2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1分)

2.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3天,小腹空坠隐痛。(1分)

3.娠试验阳性;B超示:宫内妊娠,胚胎存活。(2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2

方剂名称

胎元饮加味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人参单煎10g白术15g炙甘草9g白芍15g熟地黄15g

杜仲15g陈皮6g黄芪15g阿胶烊化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2

西医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1分)

2.属黄体功能不全者,补充孕酮,如黄体酮。(1分)

3.补充维生素E。(1分)

4.必要时进行血HCG测定并酌情处理。(1分)

4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869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