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是指因化脓性感染侵入颅内,在脑实质内形成化脓性病灶的疾病,包括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致病菌多为细菌,还包括真菌、寄生虫等。常见的致病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致病源为细菌引发的脑脓肿,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鼻源性脑脓肿。由邻近副鼻窦化脓性感染侵入颅内所致。如额窦炎、筛窦炎、上颌窦炎或蝶窦炎,感染经颅底导血管蔓延颅内,脓肿多发生于额叶前部或底部。
2、隐源性脑脓肿。原发感染灶不明显或隐蔽,机体抵抗力弱时,脑实质内隐伏的细菌逐渐发展为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实质上是血源性脑脓肿的隐蔽型。
3、耳源性脑脓肿。约占脑脓肿的2/3,也是最多见的。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感染系经过两种途径:①炎症侵蚀鼓室盖、鼓室壁,通过硬脑膜血管、导血管扩延至脑内,常发生在颞叶,少数发生在顶叶或枕叶;②炎症经乳突小房顶部,岩骨后侧壁,穿过硬脑膜或侧窦血管侵入小脑。
4、血源性脑脓肿。约占脑脓肿的1/4。多由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细菌栓子经动脉血行播散到脑内而形成脑脓肿。原发感染灶常见于肺、胸膜、支气管化脓性感染、皮肤疖痈、腹腔及盆腔脏器感染等。脑脓肿多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应区、额叶、顶叶,有的为多发性小脓肿。
5、损伤性脑脓肿。多继发于开放性脑损伤,尤其战时的脑穿透性伤或清创手术不彻底者。致病菌经创口直接侵入或异物、碎骨片进入颅内而形成。可伤后早期发病,也可因致病菌毒力低,伤后数月、数年才出现脑脓肿的症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