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概述:
IE为心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由血小板、纤维团块、微生物及炎性细胞组成的赘生物形成。瓣膜最常受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急性:症状重、病程急(数天至数周)、感染迁移多见、多金葡菌感染。
亚急性:症状轻、病程数周至数月、迁移少见、多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多在2周内先出现菌血症
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高热寒颤、心衰。
心脏杂音:80-85%可出现心脏杂音,急性者更明显,杂音程度及性质变化很重要。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杂音最常见。
体征(微血管炎及血栓造成):瘀点、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Roth斑(视网膜)、Osler结节、脾大、贫血、杵状指、janeway(手掌足底出血斑)及动脉栓塞。后两者见于急性者,其他多见于亚急性者
三、并发症
(除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其余多见于急性者)
心脏:心力衰竭(最常见)、心肌脓肿(多见于急性者,主动脉瓣周最多见)、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急性者)、心肌炎。
细菌性动脉瘤:亚急性者常见,近端主动脉最常见。
转移性脓肿
神经系统:脑栓塞(大脑中动脉最常见)、脑动脉瘤、脑出血、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
肾脏:肾栓塞、梗死,肾小球肾炎、肾脓肿。
四、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为诊断菌血症及IE最重要的方法。本病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五、超声心动图:
可探测赘生物及基础心脏病或并发症。
六、诊断:
Duke诊断标准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三项次要标准或5项次要标准可确诊。
主要标准:1.血培养阳性2.心内膜受累的证据:超声阳性发现,新出现的瓣膜反流。
次要标准:1.易患体质2.发热体温高于38°3.血管累及表现4.自身免疫表现5.微生物血清学证据。
七、治疗:
抗生素(早期、充分、静脉、前期光谱抗生素、后期针对性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急性者,奈夫西林2g+氨苄西林2gq4hivgtt;亚急性者,青霉素-万单位,q4hivgtt。或加庆大霉素-mgqdivgtt。已知道致病菌按药敏试验给药。
外科治疗(心衰、感染未控制、预防栓塞者可选用)。
八、预防:
人工瓣膜、先心病、曾患IE的患者,行口腔、呼吸道、泌尿系等部位手术时应预防性运用抗生素,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执考真题回顾
最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培养
B.尿常规
C.血常规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血沉
回复「」即可查看。
A.Janeway损害
B.瘀点
C.脾大
D.Roth斑
E.Osler结节
1.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征是()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发生于视网膜的病变是()
回复「」即可查看。
下期复习预告
明天复习内容为:心肌病。
执考正式报名还没有开始,可以先准备照片。报名的时候需要近6个月内的2寸免冠正面半身彩色白底照片,该照片同时用于《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制证,不能更换,电子版和实体版的都需要。提前准备总没错。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还能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助手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