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地球上一种神秘的医学现象正在蔓延:很多人的脑袋上出现了原因不明的空洞,同时伴随不合常理、无法控制的想象症状。
在这些患者中间,还兴起了一种名为“脑补”的地下医疗行为,他们利用各种妄想对头脑空洞进行填补,以试图封闭脑洞。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疗法只能使脑洞症状得到短暂的缓解,而且反而还会促使空洞扩大。
而脑洞越大,所需的脑补也会变得越多,一些晚期患者的脑洞甚至已经堪比黑洞,再怎么填补也无济于事。
有专家认为,脑部空洞症已经成为了人类思想严肃性的重大威胁……
好吧,上面这段话毫无疑问也是脑洞的产物。
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奔放的思维了,开几个脑洞,让思维飞出银河系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不过,“脑袋上有洞”倒是真能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医学现象,“开脑洞”和“补脑洞”的过程其实也真的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人的脑袋上到底能开出多少真?脑洞?这些脑洞能不能补上呢?
脑壳生来“开天窗”首先,每个人都自带脑洞。
在刚降生时,人类就可以称得上是“脑洞大开”:生下来脑袋上就自带两个“天窗”(还有真皮座椅)。
确切地说,这“天窗”其实是颅骨间的缝隙,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xin,注意不是卤)门和后囟门。
虽然看起来像是发育不全,但这些缝隙可都是有用的,它们给了婴儿头骨一定变形的能力,使他们在出生能更顺利地通过产道。
囟门实际长啥样?点这里展开图片
脑补指数:★★★☆☆
囟门这俩脑洞随着发育就会自然闭合。
后囟门在出生后6~8周时会闭合,到了出生后1~岁的时候,前囟门的“天窗”也就关上了。
如果闭合太早或者太晚,则可能意味着疾病。
“布线”也要留好孔天窗关上了之后,脑壳上是不是就没有洞了?
当然不是。如果拿过一个头骨标本观察它的底部,我们还会发现大大小小的脑洞。
脑壳很坚硬,但它们可不是全封闭设计。
大脑的神经、血管都需要与外界连通,脑壳上也为连接这些线路留好了出口。
脑壳上,最大的那个脑洞叫做“枕骨大孔”,它位于颅骨的底部,脑和脊髓就在这里相连接。
除此之外,脑壳上别的洞也不少,比如“颈静脉孔”、“圆孔”、“卵圆孔”等等,在这里也分别有一些血管和神经穿过。
由于颅骨很坚硬,颅腔的容积也是基本保持固定的。
而如果脑子里出血了、有了炎症、缺了氧,或是发生了水肿、长了肿瘤,这时候颅腔里的压力就会增大,带来一系列问题。
严重时,一部分脑子甚至会从“脑洞”里挤出来,形成“枕骨大孔疝”。
因为疝出的脑组织可以直接压迫脑干的生命中枢,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临床现象。
脑补指数:——
这可是中枢神经连接外界的门户,真要补上大脑就断电了……
在脑组织里打洞的危险分子人们的脑壳上天生就有洞,那么脑组织上会不会有洞呢?一些疾病确实会使脑组织遭到破坏,留下或大或小的真·脑洞。
比如说,当一些细菌或真菌感染了脑实质、形成脑脓肿时,被感染的脑组织会出现坏死,接下来坏死的组织逐渐增多、融合,最终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大空洞”,里面漂浮着感染菌、坏死组织的碎片,以及炎症细胞。
脑囊虫病也会在脑组织上打出一个个的小洞。
这种疾病是寄生虫感染造成的,如果误食了含有猪肉绦虫虫卵的食物,虫卵发育成绦虫囊尾蚴后迁移到了脑部,它们就会在脑组织上打出“小洞“住在里面。
而海绵状脑病(也就是通常说的“疯牛病”)则会产生看起来更小号的“脑洞”。
顾名思义,这种由朊粒造成的疾病会带来脑组织的“海绵样变性”。
在显微镜下,我们会看到病变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出现很多空泡,就像是一堆密集的小洞。
所以说,“脑子像海绵一样”可不是件好事,它也不能帮你吸收知识。
脑补指数:★☆☆☆☆
脑子里的感染性疾病,及时发现的话还是能得到治疗的,并且效果还不错,但要等到脑组织严重损伤的时候就很麻烦了。
至于海绵状脑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
生病了?开个人工脑洞吧在自然长成和疾病因素之外,也有一些“脑洞”是人为制造的。
这样做,通常是为了治疗疾病。
以上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yfzz/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