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急诊信息
平台--急诊EM智库
年9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于《感染、炎症、修复》发表了《中国犬咬伤治疗急诊专家共识()》。文章指出,犬咬伤是犬齿导致的人体损伤,可引起多种后果。正确处理伤口、正确应用抗生素、预防狂犬病是本病基本处理原则。国内目前无可供参考的处置共识,为规范疾病诊治,专家组达成本共识。本文对该文章进行解读。
1.前言
我国犬只数众多,犬咬伤是狂犬病毒主要传播方式,病死率约%。
每年因狂犬病死亡者99%由犬只传播。犬咬伤可致严重后果,狂犬病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前列。
2.犬咬伤评估
(1)生命体征评估:犬咬伤造成的伤情复杂、严重,危及生命者要先需稳定生命体征。
①气道管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呼吸支持:开放气道仍呼吸窘迫者选择。
②循环支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参照《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救治。
③出血控制:活动性外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无效者使用止血带(四肢出血)、填塞止血(体腔出血)。
④疼痛镇静控制:根据咬伤部位结合疼痛分级给予镇痛,躁动者行镇静。
(2)创口评估
①临床表现:大型犬咬合可致强大力量并伴撕扯,致死性损伤发生在幼儿头颈部或重要器官贯穿。成人四肢(优势手)易受伤。
②感染特征:包括发热、红肿、压痛、脓性分泌物、淋巴管炎、皮下脓肿、手部间隙感染、骨髓炎、脓毒性关节炎、菌血症、淋巴结肿大等。局部蜂窝织炎可在伤后24~72h出现;20%的患者全身感染,累及骨、关节、血液、脑膜。伤后治疗延迟使感染率高,受伤24h后就诊可能感染。
③实验室检查:伤口和全身感染需在抗生素治疗前行需氧和厌氧菌血培养。蜂窝织炎、关节感染、骨髓炎或脓毒症者,全血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可增高,血沉可加快,指标正常不能排除感染。
④分泌物培养:未发生感染的伤口不需要培养。
⑤影像学检查:超声有助于识别感染脓肿、定位异物。关节附近深部咬伤需行X线平片、CT检查。
感染伤口需判断骨、软组织损伤和骨髓炎改变。
头部咬伤可致凹陷性颅骨骨折、感染、脑脓肿,需行头CT、MRI。CT显示颅骨骨折、刺穿颅骨外板、颅内积气表明穿透伤存在。
犬咬伤口全身可见,成人以四肢、上肢、手部常见,其次为头颈部。
儿童以头、面、颈部常见。犬咬合力与大小、品种有关。
犬咬合力和撕扯力大,所致损伤严重、复杂,表面不严重者可并发严重损伤,所有犬咬伤创口均应仔细探查。
(3)暴露风险评估: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受害者多为5~14岁。该病病例逐年上升,年后随防控加强下降。国家监测点数据显示,我国犬只平均密度逐年上升,90%以上病例在农村,低收入者较多,年龄以15岁以下、50岁以上较多。
犬咬伤严重程度相差大,对患者行风险暴露评估和免疫预防处置很重要。
《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报告》(版)提出狂犬病暴露后风险评估条件。建议所有犬咬伤均进行狂犬病暴露风险评估。
(4)破伤风暴露风险评估:犬咬伤口破伤风风险高,应考虑免疫预防。确定患者破伤风免疫接种状态,合理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毒素。
3.创口处理
活动性出血伤口压迫止血,伤口远端行神经血管评估。伤口深至重要结构以严重穿透伤处理。
(1)冲洗和清洗:用肥皂水等和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处15min,然后吸尽残留液,疼痛剧烈局部麻醉,条件允许使用专业设备。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洗液残留。有证据表明,没有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通过伤口清洗加狂犬病疫苗及暴露后预防,99%以上患者可存活。因此,伤口局部彻底、有效冲洗非常关键。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等涂擦、清洗伤口内部。
(3)清创及扩创:伤口要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必要时扩创。
(4)一期闭合:撕裂伤行一期闭合的标准为临床无感染,6h以内,头面伤口。伤口缝合应尽量避免皮下缝线,以免增加感染风险。伤口闭合方法因咬伤类型有异,划伤及简单穿刺伤不需一期闭合,单纯撕裂伤可采取。如有美观需要也可一期修复。缝合时需充分冲洗、清创,避免深部缝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并密切随访。
(5)延迟闭合:6h以上伤口及易感染者感染风险高,不建议一期闭合。早期治疗要行伤口清洁和清创,需开放引流、定时更换敷料,受伤72h后视情况行延迟闭合。建议感染风险高的伤口应每日查看有无感染。
4.狂犬病预防
(1)主动免疫:建议首次及再次暴露选择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选用人用狂犬病疫苗“5针法”和“4针法”程序。选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选大腿前外侧肌肉。狂犬病致死,暴露后疫苗接种无禁忌。
(2)被动免疫:狂犬病被动免疫可局部浸润中和病毒,产生局部保护,伤口多而严重者可适当稀释。首剂疫苗免疫应给予但未给予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如在首剂疫苗注射后7d内,应尽早注射。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无需皮试。
抗狂犬病血清需皮试,阳性但必需者需准备过敏反应救治、采用脱敏注射。既往无免疫史或不全的狂犬病Ⅲ级暴露以及神级分布密集部位和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的Ⅱ级暴露病例应在伤口充分浸润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5.感染预防
(1)普通感染预防:不推荐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高危伤口推荐使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可减少一些感染发生。
(2)破伤风预防:犬咬伤者易感破伤风,应参考《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预防。
6.感染处置
医师应密切观察伤口,早期识别感染和病原体。疑似感染伤口在应用抗生素前做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如脓肿形成或怀疑深部感染需行手术探查和清创,引流物应培养;对口服抗生素疗效不佳、全身感染、感染进展者根据药敏试验更换或静脉给药。
7.心理干预
部分犬咬伤患者和家属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未予患儿恰当干预,可导致大脑发育障碍、生物行为或社会行为异常。狂犬病恐怖症患者害怕动物,重者接种疫苗也不能消除恐惧,危害严重。根本由于狂犬病认识不足,需行心理干预。
8.相关法律
狂犬病预防的根本在于犬只管理。
疫苗接种可预防犬只传播的狂犬病,包括人群和犬只疫苗接种,后者从根源上消除病毒。
实验证明,为70%犬只接种疫苗可防止狂犬病传播该病。
建议立法对犬只进行管理,尽快达到70%接种率。加强民众的狂犬病知识教育,严格犬收养标准、户外约束及遗弃处罚,明确犬伤人责任划分及处罚规定。推进狂犬病暴露后防疫处置工作分级诊疗,有利于疾病防治。
●转载需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