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被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东方早报》医院刘胜教授,向大家分享中医外科如何治疗乳腺疾病的知识。
专家:医院乳腺科刘胜教授、主任医师
节选自:《东方早报》记者肖蓓
中医要有信心发挥中医的优势,有能力攻破一些疾病,解决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个体系的相互沟通和补充。不过,中医在借鉴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时,不要迷失掉自己的本源。——医院刘胜教授
乳腺癌术后减毒
刘胜说,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有明显上升趋势。在上海,40-55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乳腺癌1期或者0期的患者,其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如果是乳腺癌4期的患者,因为已经出现肿瘤转移,因此其5年的生存率只有20%左右。早期病人的规范治疗很关键,手术治疗、术后的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现代医学手段都应该规范使用。在乳腺癌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加以中药的辅佐治疗,其治疗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中药的独特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减毒增效”的功能。针对乳腺癌手术后在放、化疗期间的病人,通过中药的干预可以减小、缓和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同时有可能增加其抗癌的作用。比如,中药干预下,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获得缓解,对于骨髓抑制的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会导致手足综合征,手脚麻木,中药干预可缓解症状。内分泌治疗后的副作用,会导致女性子宫内膜增厚,潮红热等,中药对此有效;对于骨流失的副作用,医院合作项目开展研究。
此外,中医注重的是对于病人整体的调理过程。刘胜曾经看诊过一个患有哮喘的乳腺癌手术后的病人。这个病人每年的冬天因为哮喘的发作而苦不堪言,因此,刘胜在其治疗乳腺癌的药方里,加入了一些抑制哮喘的药,病人持续服药以后,到就诊后的第四年,哮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医医生除了看病以外,同时也要看病人,尤其是病人的体质、身体状态等方方面面。许多老中医除了开方治病,在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行为上也要花不少心思,运用不少技巧。”
干预肿瘤复发转移
乳腺癌从一开始发病就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血行转移以及淋巴转移是最常出现的转移。从中医角度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机是什么?刘胜说,乳腺癌的复发转移除了人体正气内虚以外,痰毒内生才是乳腺癌发生的核心变化,术后仍有余毒残留体内,余毒内积日久伤及脏腑功能,导致津液不得正常输布代谢,滞留体内,凝聚而为痰,形成痰毒交结;余毒内积,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血脉凝滞为瘀。痰瘀互结,相互影响,易凝聚成积,痰滞气机,阻滞络道,致络中之津不能渗出脉外,络外之津亦不能入于脉中,而津液聚而成积,化生痰浊,痰瘀互结,久则凝聚成毒。痰、毒、瘀三邪相互影响,形成痰瘀毒相互交结,促进了乳腺癌病情的发展。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就是要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在临床实践中,一方面根据乳腺癌多发生肺、肝、骨和脑转移的特点,以益气养阴、养血疏肝、温肾扶阳为治则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根据容易发生转移的脏器的特点用药,在其未发生之前先调其气血阴阳;另一方面根据乳腺癌术后余毒残留体内,日久痰毒瘀结致毒性渐变而易旁窜他处的特点,临床以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为治则以“截断扭转”,根据病邪之特点,先于病邪传变趋势而驱邪,达到廓清余毒,防止复发转移的作用。
对于最容易出现的骨转移,中医的治疗手段能够彰显其独到的治疗理念。刘胜说,他们通过辨证论治以后,运用一些温阳、通络、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其次,许多病人在出现骨转移以后,骨头会感到非常疼痛,在药方中,加入止痛的方剂,这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对于肿瘤转移晚期的病人,在中医药的调理方案上,在为其保命的前提下,通过稳定病灶并缩小病灶,让病人可以带瘤生存,提升其生活品质。乳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在两年半左右,在中药干预下,有些患者的生存期甚至达到30年。
中医外治乳腺炎
初为人母的女性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乳房结块肿痛,化脓溃破,久久难以愈合。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内的一系列非哺乳期乳腺炎,因症状与乳腺癌很相似,许多患者背负极大心理压力,有的因长期误诊耽搁了最佳治疗时间。
刘胜表示,所谓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包括三种: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以及免疫相关的乳腺炎。以浆细胞性乳腺炎为例,患者大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或溢液,乳房有橘皮样肿块、肿痛,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粉渣样物,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易反复发作。免疫相关的乳腺炎,则以下肢红斑结节、持续高热为症状。上述乳腺炎症状与乳腺癌很相像,一度误诊率高达40%至60%,然而,病灶穿刺出来往往并不是癌。由于病程延绵、久治不愈、复发率高达40%,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该疾病好发于产后2年至5年,最常见发病年龄是25岁至40岁。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该病发病率也有所上升,目前发病人数每年增加20%至30%。针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有效的办法并不很多,所幸,中医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疗方法。从上世纪50年代起,顾伯华教授最早报道了浆细胞性乳腺炎这一病种,对此病的特色疗法一路传承下来,迄今,医院每年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千余例。
刘胜介绍,中医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以分期治疗为主。非哺乳期乳腺炎可分为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恢复期。肿块期患者,发现红肿热痛的,可外敷金黄膏、青黛膏;局部僵肿的,可外敷冲和膏。至于脓肿期、瘘管期患者,临床应用的方法较多,切开法最为常见。切开法适用于单纯性、复杂性瘘管。切开法的指征有两条,乳晕部瘘管、乳头凹陷者必须开刀;而肿块大于10厘米以上者不建议马上手术,部分患者可采用清消法为主的保守治疗。除却切开法,其他一些中医特色方法对治疗肿块期、瘘管期患者也很有帮助:如乳头矫形法、拖线法、药捻引流、纱条引流、冲洗法等。至于恢复期,治疗方法主要是:生肌法,即创面腐脱新生,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复黄生肌愈创油;垫棉绑缚法,适用于深层瘘管、创腔较大者,见到创面脓腐已净,渗出液转纯清,脓液培养提示无细菌生长,用垫棉垫压空腔处,再予以加压绑缚,压紧乳房,每天换药1次,促进腔壁黏合与愈合。
专家简介
刘胜师从沪上名中医陆德铭、唐汉钧、奚九一等教授,传承着中医外科的精华。擅长治疗各种乳腺疾病、小腿病、糖尿病性坏疽、复发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疖病等,尤其对乳腺癌的预防、治疗以及调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中药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信号转导网络影响作用的研究。
白癜风反复发作怎么办白癜风可以完全治好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