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细菌很少,正常情况下,只有少量耐酸的幽门螺杆菌停留一段时间,一般0-/g胃内容物。当胃酸减少或无胃酸时,使用抑酸剂时,菌量可增加10-倍。
空肠菌量0-/g肠内容物,主要是乳酸杆菌、肠球菌、嗜氧菌、肠杆菌在健康成人中,只是一过性的。正常空肠不存在大肠杆菌及拟杆菌。空肠-/g,以厌氧菌为主。肠杆菌属包括大肠杆菌,含量较多。
过了回盲部,菌量增长百万倍,约-/g,主要是厌氧菌如类杆菌、乳酸杆菌等。在结肠的细菌,98%以上为厌氧菌,双歧杆菌数量为-/g。使用抗生素后,梭状芽孢杆菌会大量增殖。从盲肠至直肠,肠菌菌种很少变化。阑尾是结肠和回肠交界处,结肠内细菌浓度高达1万亿-10万亿/克,而回肠1万-万个/克,两者细菌浓度相差1亿倍。
细菌若在肠内过度生长,将阻碍维生素B12吸收,影响胆盐代谢,影响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吸收,可刺激结肠分泌诱发腹泻,甚至发生粘膜损伤,诱发溃疡、出血,所以长期卧床、昏迷患者要促使其及时排便,最好1-2天一次,这样有利于防止肠道内菌群失调。
肺部细菌分布:气管、支气管内存在少量细菌,不会永久定值。在细支气管以下、肺部和胸腔无细菌存在。正常儿童咽部的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携带率高达20-30%,过度使用抗生素将导致这些菌群失调,反而容易诱发感染。
婴幼儿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出生后1-5天内,肠内可发生由需氧菌占80%到厌氧菌占75%的转变。母乳喂养的婴儿,双歧杆菌是肠道内主要细菌。而人工喂养的婴儿,双歧杆菌增长缓慢,低体重儿,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形成更为迟缓。
人体细菌可构成皮肤、粘膜屏障,经常洗澡或使用杀菌肥皂将破坏这些屏障。
正常菌群还可刺激人体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成熟,刺激机体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发育,所以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孩子,身体更健康。
正常菌群有利于人体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菌群不调容易诱发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正常菌群还有利于人体吸收电解质、微量元素,还有分泌维生素K、B,特别是维生素K,只能依靠细菌合成,如果维生素K缺乏,将极容易发生大出血。大量使用抗生素后,细菌数减少,导致胃肠粘膜菲薄,极易溃疡出血,所以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最好常规补充有益菌,不仅利于维持肠道粘膜屏障功能,还有利于营养代谢。
经研究发现,90%以上的脑脓肿、牙周脓肿、肝脓肿、腹腔脓肿、盆腔脓肿等都是由正常厌氧菌移位造成的,一半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细菌移位造成的。另外,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消化道有关,所以,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肠道菌群失调问题。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