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脑炎误认为流感,幼儿高烧呕吐多警惕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青睐婴幼儿,是发生在婴幼儿身上的一种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化脑多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或皮肤感染之后,细菌由局部病灶播散入血,形成菌血症,由于婴幼儿血脑屏障功能尚不健全,细菌通过血脑屏障侵犯脑实质和脑膜,从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的病原菌种类与发病年龄有关:新生儿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为多见。婴幼儿以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为多见。3岁以上患儿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为多见。

新生儿症状隐匿。体温时高时低,有时是比较正常。哭声比较低弱、吸吮无力、拒奶、吐奶、面色青灰、惊厥、偶见抽搐、前囟饱满或隆起。婴幼儿症状多不典型。常有精神萎靡、发热、呕吐、烦躁、嗜睡、易激惹或抽搐等症状,前囟饱满,布氏症阳性,即出现脑膜刺激征。2岁以上幼儿症状和体征比较典型。起病急、高热、呕吐、烦躁、惊厥、易激惹、精神萎靡、嗜睡、浑身疼痛,脑膜刺激征明显。

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因素很多:新生儿可通过宫内或产时感染化脑。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和婴儿肠道、脐部,患腹泻更容易发生;婴幼儿可因呼吸道、泌尿道或皮肤感染而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多发生在秋季;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常于冬春季继发于呼吸道炎症、败血症或颅脑外伤等;葡萄球菌脑炎多发生于夏季,新生儿、婴幼儿均可发病,常有脐炎、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前驱感染史,可同时伴有肺炎、肺脓肿、肝脓肿、骨髓炎等化脓性病灶。

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部分起病较缓慢,先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史,数日或1~2周后才出现脑膜炎症,偶可伴见皮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早期颈项强直不明显,病程可迁延或反复发作。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涂片可检测到病原菌: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为脓样。细胞数明显增多,中型类细胞占绝大多数,糖定量减低,蛋白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类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专家提示:婴幼儿发热38℃以上,特别是39℃以上高热时易发生惊厥。当宝宝发生惊厥时,家长可先用拇指按压宝宝的人中(用的力要适中),首先要降温,在通风保暖的同时,松解患儿衣被,用酒精或温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部;解开患儿衣领,保持呼吸道畅通;让患儿侧卧,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吸入气管;患儿尚未牙关紧闭时,可用手帕折成条状置于患儿上下牙之间,以防咬伤舌头,经过医院。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常见的有精神发育迟缓、反复抽搐、智力低下、运动障碍或听力障碍等。究其原因,多与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当有关。父母是宝宝的保护神,当宝宝出现异常情况时,都要引起父母的警觉,有条件的话应尽快带宝宝去看医生,这是避免疾病对宝宝造成更大伤害的最有效的办法。

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可并发硬膜下积液或积脓、脑脓肿、脑积水等,一般病情较重。葡萄球菌脑膜炎病程中可出现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和脓疱等皮损。化脓性脑膜炎有时可能引致脑损伤或癫痫。

预防和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对昏迷患儿应勤翻身,多给孩子拍背、吸痰。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注意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呕吐物,呕吐后漱口。预防褥疮,经常为孩子变换体位、按摩臀部及四肢。对不能进食的患儿应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给患儿吃一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蔬菜汤、清汤面等,每次要少喂一些,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

此病如果及早诊治多半可以痊愈。新生儿化脑死亡率高,可达65%~75%。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死亡率也较高。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脑易复发、再发,可出现智力低下、耳聋、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资料整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408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