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
穿透身体看真相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sclerosingpneumocytoma,SP)命名繁杂。最初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由Liebow和Hubbel等于年首次报道,在年和年WHO分类中归类为“其他肿瘤”,年WHO将其更名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归类为“腺瘤”。S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肺部原发性良性肿瘤。约占肺肿瘤的2%-3%。多数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不明显或不典型,术前确诊率较低,在影像学上与肺内部分良性肿瘤和不典型恶性肿瘤鉴别有一定难度。
患者女,62岁,胸骨后疼痛反复发作、慢性胃炎伴糜烂来院就诊。
SP常表现为肺内孤立、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实性结节,大小不等(直径多小于3cm),多发者少。病灶边界光整,增强后病灶早期明显强化;延时扫描,CT值都是持续上升的,这也是一个比较有特征性的表现。病灶无胸膜牵拉,亦未见明确的纵隔或肺淋巴结肿大。
特征性CT表现:
1、贴边血管征:在增强的动脉早期,病灶边缘出现明显强化的条状血管或强化的血管断面,与同期肺动脉的强化程度接近。
2、尾征:即病灶边缘的尾状突起,多位于病灶近端靠近肺门的一侧。
3、空气新月征:即在病灶边缘出现新月形或半月形的无肺纹理透亮区域。此征虽然少见,但是却有特异性。
少见CT表现:
第一,病灶内钙化:即在病灶内可见小点状或砂砾样钙化影。
第二,病灶囊性变:即病灶内部发生出血后所致的囊性改变。
第三,病灶周围晕征:即表现为病灶周围的半月形或扇形毛玻璃样改变。
第四、可有浅分叶。
既往有文献报道称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在18F-FDGPET/CT显像常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轻中度增高,延迟显像无明显增高。
SP是一种来源于呼吸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尤以中年女性更多见。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可能与雌性激素的黄体酮受体有关,多数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黄体酮受体均为阳性。
在整个增强过程中,所有病灶强化虽均较为明显,但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SP的预后良好,手术切除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黎良山,徐甜甜,柯勤兵,等.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
[2]陈淮,曾庆思,周洁,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征象与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4):-,.DOI:10./j.issn.-..04..
[3]李国雄,刘志军,张海捷,谢丽璇,李中泉,刘魏伟.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18)F-FDGPET/CT显像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3(06):-.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自文献。
责任编辑:汤泊
本期编辑:周锦
文字/图片:刘敏
往期回顾:卵巢癌影像学特征和腹腔转移的影像学表现胆管细胞癌的CT、MRI显像特征浅析(一)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