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析
图1:最初患者的MRI,右后额叶可见T1WI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灶。
图2:患者16天后的MRI,显示孤立的髓内病灶,大小约2.5x2.1cm,部分坏死,周围可见血管性水肿,主要累及右后额叶和前顶叶。
诊治过程
患者最初就诊时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因此接受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治疗。第二次就诊时,患者先被疑诊为脑出血,此后根据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转移瘤。患者接受了地塞米松和预防性左乙拉西坦治疗,在起病后21天接受右额部开颅手术,以明确病灶的组织学诊断。
术中,术者从病灶的囊腔中吸出大量脓液。术后患者接受了经验性盐酸万古霉素、甲硝唑和头孢曲松钠治疗。术后脓液培养出诺卡氏菌,随后,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改为头孢曲松和复方新诺明。经过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肌肉最终恢复至足够的强度和协调性。
诊断:诺卡氏菌脑脓肿
讨论
脓液培养明确了诺卡氏菌脑脓肿的诊断。患者的肺疾病、不起眼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恶化的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诺卡氏菌属的感染。诺卡氏菌通常通过吸入途径感染,此类脑脓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发生,并且逐渐恶化。
鉴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近期急性脑梗死的初步诊断,加之抗凝治疗,第二次就诊时初步诊断为脑出血也是合理的。
患者的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转移瘤很相像:单一病灶,位于灰白质交接出,环形强化并伴有周围血管性水肿。同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有必要考虑转移瘤的可能性,然而胸部、腹部和盆腔的CT扫描均未发现原发病灶,同时患者也缺乏系统性的症状或体征。此外,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能表明存在感染,超声心动图也未见心源性栓子,混合细菌性脓肿的可能性也因此降低。
诺卡氏菌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人类时通常认为是机会性感染。诺卡氏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时,起病常隐蔽,并且缺乏细菌感染的系统性症状和体征。诺卡氏菌脑脓肿可为单发或多发,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报道的死亡率高达20%。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为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
诺卡氏菌脑脓肿具有和其他疾病相混淆的倾向,特别是容易与恶性肿瘤混淆。诺卡氏菌脑脓肿和肿瘤的鉴别十分关键,皮质类固醇治疗有助于减轻肿瘤相关的血管性水肿,但可能会对脑脓肿的快速发展形成助力。
因此,积极的治疗方案要建立在确定的诊断之上。在过去的30年,诺卡氏菌感染的病例数量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增加,以及诺卡氏菌属自身机制的强化。在脑部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将诺卡氏菌感染列为考虑之内,对于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都非常重要。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jbzd/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