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迷之死因nbsp协和八

莫扎特迷之死因nbsp协和八

年12月5日,35岁的W.A.莫扎特在维也纳去世。由于死得非常突然,病因又扑朔迷离,因此多年来,他的死因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焦点。

“引子:一部电影对大众的影响”

年,由福尔曼导演的传记电影《Amadeus》(莫扎特传)热映,并斩获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8项大奖。在这部电影里,编剧将莫扎特的死因解释为心怀嫉妒的宫廷乐长萨列里,化装为“黑衣人”委托莫扎特创作《安魂曲》,令他身心俱疲而死。由于这部电影在全球的观看人数众多,以至于这种说法在大众中深入人心,甚至当时在封闭的中国国内被当成了真相(系统越封闭,谣言越容易传播)。

编剧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在莫扎特死后,“莫扎特是被萨列里毒死的”这样的谣言就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萨列里曾经教过贝多芬。有一次罗西尼跟萨列里开玩笑说:“贝多芬很幸运,他有自我保护的直觉,不会和你一起进餐,否则说不定你就把他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萨列里冷冷回答道:“我看上去像个投毒者么”)。晚年的萨列里身患阿尔兹海默病,深受这种谣言之苦,一度在神志恍惚时高呼“莫扎特就是我杀的”这样的话。年5月23日,在可怜的萨列里企图割喉自杀不久,作曲家CalistoBassi在维也纳全城派发他的长诗《贝多芬欢乐颂之四行诗》,在其中第一次公然提出莫扎特是萨列里毒死的。虽然警察在当天就收缴了大部分传单,但是这一谣言已经传播开来。当时官方请看护萨列里的两位护士来向公众证明这句话并非萨列里清醒时候说的,那又有什么用呢?到年,普希金甚至根据此谣言创作了戏剧《莫扎特和萨列里》,66年后又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编成同名歌剧。于是谣言通过各个时代的文学媒介如病毒般地流传,根本停不下来。

莫扎特生命最后岁月的表现

莫扎特可说死得很突然——就在他死前十余天,他还在新开的共济会会所生龙活虎地指挥康塔塔。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疾病当然可以早就潜伏在他体内,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方显露出来。所以我们要把莫扎特年最后几个月的情况重新捋一遍,才能使我们对其健康状况有整体的认识。

9月6日莫扎特在布拉格指挥歌剧《狄托仁政》首演,有朋友注意到莫扎特“脸色苍白”、疲惫,但精神很好。

9月30日莫扎特在维也纳指挥歌剧《魔笛》首演,他特意请了好友萨列里去观看;整场演出过程中萨列里一直在场下喝彩带动气氛。这段时间莫扎特在给妻子康斯坦采的信中提到他的身体健康情况更加糟糕了(他妻子当时在巴登巴登)。这段时间,从莫扎特的信件中能够找的症状包括:抑郁、妄想、头痛、晕厥、消瘦。

10月康斯坦采曾向莫扎特的传记作者回忆道,在本月某次郊游时,沮丧的莫扎特提到了死亡,他觉得自己被人下毒了,并提到正在创作的《安魂曲》简直就是给自己写的。此后,康斯坦采建议他暂停安魂曲的写作,转而为将落成的共济会会所创作康塔塔(FreimaurerkantateK.),莫扎特接受了。

11月18日莫扎特在共济会新会所指挥他的首演康塔塔,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当时他情绪高涨,对康斯坦采说:“我之前觉得自己中毒了是多荒谬的想法啊,我应该重新开始安魂曲的创作”。

11月20日莫扎特突发高热,卧床,从此再也没起来。高热时伴大汗、全身疼痛。康斯坦采注意到他开始出现四肢水肿。后逐渐出现反复呕吐,夜间为著;后期开始有腹泻。他极其虚弱,看护他的小姨子苏菲和她母亲必须拉着才能让他坐起。患者的肿胀逐渐发展至全身,甚至无法在床上翻身。另外一个他极度虚弱的旁证是:他虚弱到对声音极其敏感,以至于他最爱的金丝雀不得不被拿出房间。

11月28日莫扎特的医生克洛塞(Closset)医院的高级医师萨拉巴(DrMathiasVonSallaba)来会诊。萨拉巴注意到莫扎特身体上有多发的皮疹,因此诊断为“MiliaryFever”(注意这个单词,不要将之翻译为“伤寒”,应翻译为“粟疹热”,这是当时对所有发热出疹疾病统称的历史名词,包括猩红热、伤寒、斑疹伤寒等等)。照顾她的康斯坦采、苏菲等人都没注意到皮疹,说明皮疹可能并不在身体暴露部位,而且也没有痛痒。

12月4日晚上患者持续高热、烦躁。克洛塞医生被急呼过来,为患者施行放血疗法,并让苏菲给患者额头冷敷。结果刚一敷上患者就剧烈抽搐,随后昏迷。接近午夜的时候莫扎特再次躁动,苏菲注意到莫扎特间断大口呼气,她以为莫扎特是在昏迷中无意识地练习安魂曲中小号的段落,其实可能是患者已处于陈施呼吸。

12月5日凌晨一点,莫扎特在昏迷中死亡。

12月6日莫扎特的好友斯维滕男爵出钱组织葬礼,苏斯迈尔(莫扎特学生,安魂曲的续写者)、萨列里等人护送灵柩下葬在圣马科斯墓园。这一段缺乏史料。苏斯迈尔、萨列里等护棺人可能没有最后到达墓园,莫扎特墓前未竖墓碑,所以再也没人知道莫扎特葬在了哪里。

莫扎特临终情况相关传记史料的真实性

以上描述主要来自于莫扎特最早的两部传记:尼姆切克(FranzXaverNiemetschek)的和尼森(GeorgNikolausvonNissen)的。两人都是莫扎特同时代的人,他们通过采访当时在场的人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尼森,他是康斯坦采的第二任丈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资料就一定准确。比如说,最有问题的可能就是莫扎特最亲近的人:康斯坦采。

已有多名历史学家指出,以康斯坦采的性格和家庭经济情况,她在向传记作者叙述经过时,会倾向于将故事说得更加悲情一些,增加了不少戏剧化的成分(比如前文提到的莫扎特觉得安魂曲是给自己写的情节),以求在传记出版后获得更多的同情和经济援助,所以如果某个情节只有康斯坦采一个人提到,基本上是不可信的。孤证不立。

又由于传记作者采访当事人的时间,是在莫扎特去世后数年乃至十数年后,当事人的记忆已非十分准确,甚至故意掺进去一些“神化”情节。这个时候,就算来自是两个独立当事人的证言,也可能是有问题的。比如,不止一个人提到,在莫扎特死前24小时内,莫扎特曾要求将安魂曲的谱子拿到床上,召集人和他一起合唱《安魂曲》中的段落。从医学角度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倒是他的儿子,当时7岁的卡尔(见附图)后来曾说过的一段话更为可信:“我记得在他去世之前数日,身体就已经肿胀得无法动弹了,而且散发出恶臭,提示身体内部已经坏死。到死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肿胀得无法进行尸体解剖了”。

所以,在对他死因进行医学分析之前,我们应该牢记,我们能够信赖的资料并不多,可能莫扎特的信件和医生的医学记录是其中较为可靠的两种。令医学家最为遗憾的就是莫扎特遗体的佚失,否则就不用如此麻烦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找到的所谓“莫扎特遗骨”至今未获得确认)。

对莫扎特死因的各种推测

莫扎特从小体弱多病,年,6岁的莫扎特差点死于猩红热(这次猩红热还并发了结节性红斑,被其父亲发现,使得列奥波德·莫扎特成为医学史上第一个描述结节性红斑的人)。莫扎特一生中得过的病症很多。简单地说,包括以下这些:猩红热、风湿热、急性扁桃体炎——此三者都和链球菌感染相关),还有伤寒、天花、病毒性肝炎,除此之外,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至少出现过5次。

那么莫扎特的直接死因到底是什么呢?由于人们对莫扎特兴趣浓厚,导致多年来,对莫扎特死因的猜测据说有多种(当然外行人士的瞎猜居多)。历史研究要求我们“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所以我只将医学历史研究者所作的主要的几种推测列举如下:

1结核

鉴于结核在那个年代颇为流行,再考虑到结核症状的极度多样性,任何怪病都应该想到结核。结核可以解释他年出现的结节性红斑,可以解释年和年发生的两次肾绞痛(肾结核),以至于生命最后的肾衰竭(Wechsleretal.)。但是莫扎特一直没有肺结核的症状,而且病程实在太长了,可能性并不很大。

2急性细菌感染

也有一些医学家认为不应被莫扎特此前纷繁复杂的慢性病所迷惑。他最后15天的情况就是一个独立的急性感染事件(很可能是在共济会会所那天感染上的)。再加上莫扎特身体基础条件差,使急性感染发展成败血症导致莫扎特死亡(FFranken,)。

3中毒

前文已经提到关于萨列里毒杀莫扎特的谣言。其他被传毒杀莫扎特的人还包括:共济会(因为他在魔笛中泄露了共济会的秘密)、霍夫德迈尔(FranzHofdemel,因为莫扎特勾引他妻子)、犹太人。有意思的是,前文提到莫扎特曾幻想自己中毒了,这个毒药叫做托法娜仙液(AquaTofana)。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药在《基督山伯爵》中也出现过,是那个年代妻子想杀害丈夫于无形之中的居家必备良药。发明此药的初衷是想将其作为有美白护肤之效的化妆水,但它很快被发现能使人慢性中毒。该药的主要有毒成分是亚砷酸和氧化铅。另外一种说法是,莫扎特是慢性汞中毒,这个几乎可以解释年9月以后的所有症状(Lerner,)。汞中毒的原因是因为莫扎特患有当时的常见病——梅毒,而当时治疗梅毒的通用方法就是汞剂。然而,至今尚无任何证据表明莫扎特出现过梅毒的症状。

4尿毒症

我们终于说到肾病了。因为莫扎特临终前的突出表现是全身肿胀,最后昏迷,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肾衰(Barraud,Greither,Clein,Scarlett,Carp,Fluker,Karhausen)。根据莫扎特的病史,他有各种理由得上慢性肾病(比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但所有人都知道,单单肾衰竭是无法解释所有症状的,肾衰背后的疾病究竟是什么?

5急性风湿热

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看法(B?r,;Katner,;Neumayr,;Fitzgerald,1)。毕竟莫扎特从小就有反复链球菌感染的记录,发展成风湿热毫无问题。风湿热可以解释莫扎特最后的发热与肾脏受累。许多医学家认为他一开始的肢体肿胀其实是风湿性关节炎所致。但是单纯用风湿热确实解释不了患者的粟粒疹和头部症状。这里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古登纳医生的证言”。年“萨列里毒杀莫扎特”的传言在维也纳甚嚣尘上之时,萨列里的好友朱塞佩·卡巴尼(GuiseppeCarpani,海顿的第一部传记作者)医院的内科主任古登纳(GuldenerVonLobes)求助,古登纳医生虽然没有直接看过病人,但是克洛塞和萨拉巴都曾向他说起莫扎特的病例。古登纳向维也纳公众发表声明,证明莫扎特的确是因为“风湿和炎症引起的发热而死亡,而这个病在维也纳市民中很常见”,他见过许多死于莫扎特相同表现的病例。这一声明很大程度地平息了谣言的传播。

6静脉切开放血术

放血疗法术是那个年代治疗所有炎症和发热的通用疗法。根据后人分析,克洛塞医生在莫扎特最后的15天中不止给他放了一次血,总放血量可能高达0毫升。莫扎特本来就是个小个子,还有贫血(很可能是肾性贫血),这样程度的放血足够使其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B?r,;Katner,)。

7感染性心内膜炎

早在年就有人提出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假说(Clein,)。在风湿热的基础上,出现风湿性心脏病再正常不过了,而有了风湿性心瓣膜病这个定时炸弹般的高危因素,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真是理所当然(年5月莫扎特曾有过一次严重的牙痛记录,而且很可能因此拔了牙,大概就是这时细菌入血了)。只是莫扎特比较不幸,35岁就发病了;而同样的病,马勒在50岁才得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菌栓可逐渐导致脑脓肿(解释其头痛症状)、肾衰和败血症,最后要了他的命。

8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可以完美地解释所有症状:11月18日那天他去共济会会所时又一次感染上了链球菌,然后感染导致免疫反应诱发了过敏性紫癜——这个诱发的潜伏期大概在1-7天之间。于是出现了关节炎症状和皮疹。而过敏性紫癜的皮疹可以是无症状的,主要分布在双下肢,当时的人有在天冷时在床上穿bed-sock保暖的习惯,所以苏菲没有发现这些皮疹。然后作为过敏性紫癜的常见症状,恶心、呕吐、肾衰不出现反而不合理了。甚至有人认为,莫扎特的头痛、临终前的昏迷有脑出血的可能。这个也可以被过敏性紫癜血管炎完美解释。而且由于过敏性紫癜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可能在年和年,莫扎特就已经出现过过敏性紫癜了(Creametal.)。

9旋毛虫感染

这种假设其实相当不靠谱,但是因为当年发表在了影响力颇大的专业期刊上(HirschmannJ.WhatkilledMozart?ArchInternMed1;:),引起了激烈讨论,所以在最后简单提及。赫希曼认为,莫扎特有吃未烤熟猪肉的喜好。旋毛虫倒是当时欧洲常见的寄生虫,但是很少致命,根本解释不了临终症状;除非寄生虫感染诱发了过敏性紫癜,那就回到8的解释了。

10其他论点

其他一些论点,比如因为莫扎特不晒太阳导致维生素D缺乏影响了抵抗力等,都不能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还有根据所谓的“莫扎特头骨”的检查,发现莫扎特受过外伤可能死于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种论点,由于那个头骨无法被证实是莫扎特的,所以就不值一提了。

作者的观点

列举了这么多可能死因,到总结的时候了。我个人的意见是,紧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最突出而确定的表现是粟疹热。在上述假设中,能够解释这一表现的唯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过敏性紫癜。注意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出现皮肤瘀点、Janway损害,同样分布在肢端(见附图)。权衡两种疾病的发生率以及和风湿热的关系,依照奥卡姆剃刀理论,我还是倾向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图: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下肢的瘀斑

更多精彩文章

戈雅的画和修拉之死

协和八

梵高之死

医学史也疯狂·协和八

作者:医院内科邵池

编辑:金钱薄荷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71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