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给我们的留言,讲述了她的故事:你家孩子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情绪?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进入高中以后我感觉自己很不开心,经常觉得很心烦,控制不住想和父母发脾气,觉得他们一点都不理解我,我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恐怖的镜头,有时候会想着关于死亡的事情,我的成绩从上高中以来没有以前好了,学起来很困难,对学习开始提不起兴趣,我不知道我以后能做什么,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不知道我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父母知道了,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抑郁症,我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但是我的情绪依然如此,我觉得似乎这没有用,后来妈妈找到了李老师,她告诉我我是青春期的困惑,不是抑郁症,她教我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解开了我内心的困惑,我父母也在那里学习了我能接受的教育方式,这是让我最开心的,以前那个唠叨的老妈完全变了,我现在逐渐开始喜欢和她聊天,第一次觉得她像朋友一样,我开始期待我的未来,我开始勇敢的面对我的高中生活!
妈妈这样说:
这位“李老师”这样告诉我们:
我们要明确的区分青春期孩子的个性化特征和”抑郁症“的区别。
青春期孩子个性化的特征表现是这样的:1.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证明自己是个大人,要做那些家长不让做的事,比如偷偷溜出去喝酒、抽烟、化妆、偷穿高跟鞋出门、去KTV。。。。。。2.此时他们开始与自己的家庭分离,所以想要做一些与父母意愿刚好相反的事情,或者挑战对自己的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希望表现与父母不同的行为方式证明自己,所以这个时候个性化的特征看起来像叛逆
3。生理发育的过程导致荷尔蒙的强烈变化,造成情绪的突然波动,上一秒还很开心,下一秒会变得暴躁,发脾气。4.觉得朋友很重要,比自己的父母还要重要,和同学聊天,忽略掉父母。
5.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探索自己的能力,想知道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什么事情,于是他们开始摸索。。。。。。6.青春期的孩子有些话开始不愿意和父母讲,在家里的话越来越少,因为他们想保留自己的隐私,证明自己也是大人
7.不想和父母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觉得丢人,因为他们“长大了”。8.开始嫌弃自己的父母,说“你们不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记住,这些特征的出现是连续的。从一个没有到几乎全部都有。十几岁时候的成长,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
确实,有时候孩子青春期的表现看起来确实像极了”抑郁症“但是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去区分它,因为治疗的手段会有所不同,如果是青春期个性化表现我们更建议让孩子及其父母了解青春期,学会更恰当的教养方式应对孩子的变化;而后者我们会根据程度不同建议采用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然而对于孩子我们不建议轻易贴上标签,“抑郁症”的这个“症”本身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不要被“抑郁症”吓到,“症”仅仅是为了医学分类的方便,并不是不可治疗。
谢谢“李老师”的解释,李老师是谁?sorry忘记介绍了
咱们乐山有个心理咨询机构叫做慧馨心理咨询中心,李芡慧李老师是这个中心的创办人、主任咨询师,她是咱们乐山市广播电视台教育栏目特约心理专家;咱们乐山市电视台今年还为她做过一期专访,首届全国心理行业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心理咨询师”。
前两天我们三江都市报讨论关于手机依赖症的问题,是由李芡慧老师为我们做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咱们李老师丰富的咨询经验呢!
以下是文章连接: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濂?鐧剧櫍澶忓鐑垎鏁g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