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癫痫的症状是什么有什么危险现象

 认识外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是颅脑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发病率在0.5%~50%类:早期癫痫和晚期癫痫。早期癫痫一般发生于伤后1周内,占5%,其中1/3发生在伤后1小时内,1/3发生在24小时内,1/3发生在伤后2~7天。病因可能由于颅内出血、凹陷骨折刺激、脑损伤愈合和继发脑损伤所致。早期癫痫的重要在于它是晚期癫痫发生的预测指标,约25%的早期癫痫病人发展为晚期癫痫。晚期癫痫出现于伤后1周以上至数年,此类癫痫多由于脑组织瘢痕形成、脑萎缩及颅内并发症(如血肿、脑脓肿等)所致。

  外伤性癫痫发作时间一般有3个高峰即:伤后1个月、半年和1年。绝大多数病例发作出现于伤后2年内。5年以上无发作者,出现发作的机会则极小。如发作也要考虑其他因素存在。

  外伤性癫痫发生率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脑损伤的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是早期癫痫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一般说来,大脑皮质运动区、海马及杏仁核的损伤最常发生癫痫,其中运动区的损伤尤易出现,且潜伏期短,其次是颞叶内侧损伤所致的精神运动型发作。脑损伤的程度愈重,发生癫痫的可能性就愈大。硬脑膜下血肿癫痫的发生率约为30%~36%,硬脑膜外血肿及额叶凹陷骨折的发生率为9%~13%。伤后有严重呼吸困难者癫痫的发生率要高。开放性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闭合性者为高。脑穿通伤较非穿通伤癫痫的发生率高5~10倍。通常外伤性癫痫主要集中在青年,性别男多于女(约4∶1)。这可能与该组人群外伤发生率高有关。

 症状表现:癫痫虽然发作起来比较突然,但是通过早期症状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它,然后去治疗、去控制它的发作。有的患者在早期时会很烦躁、心情也不好、而且容易激动。此外,患者会有一些视觉症状和听觉的症状等,癫痫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

  (1)早期症状一般表现有易激惹、烦燥不安、情绪忧郁、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的症状。

  (2)癫痫的早期症状包括以下几种征兆:

  ①躯体感觉性先兆。包括刺痛、麻木、感觉缺失等。

  ②视觉先兆。包括看见运动或静止的光点、光圈、火星、黑点、一团单色或彩色的东西等。

  ③听觉先兆。包括听见铃声、鸟叫、虫叫、机器声等。

  ④嗅觉先兆。包括闻到烧焦了的橡胶味、腥味、硫酸等刺鼻难闻的气味。

  ⑤味觉先兆。包括口中有苦、酸、咸、甜、腻等不舒适味道。

  ⑥情绪先兆。包括焦虑、不安、压抑、惊恐等,恐惧是最常见的一种。

  ⑦精神性先兆。包括错觉、幻觉、看见了或感到了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和场景等。另外,还有眩晕、上腹部不适、头部不适等。

  发病机制:外伤性癫痫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Penfield和Erickson认为脑损伤后可出现一系列生化,电生理及脑结构的改变,导致癫痫灶的形成。外伤后所引起的脑原发或继发性损害,均可造成神经元本身或其周围的胶质细胞以及血管的改变,因此促使个各脑细胞过度放电和异常的超同化。这种改变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广泛的。从病理生理学方面来看,癫痫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脑血循环的改变:

  血循环的改变导致神经细胞本身出现微小的化学改变和电生理改变,引起癫痫放电。急性期时,颅内广泛出血,脑血循环紊乱,神经细胞因而受到刺激,引起过度异常放电,结果使供应脑细胞的氧和葡萄糖的减少,代谢产物蓄积,加之血脑屏障破坏,加重神经细胞的损害,临床上即可表现为癫痫。严重的局部损伤可引起神经细胞周围的慢性缺血和胶质增生,形成慢性癫痫灶。同样脑水肿或脑疝引起的杏仁核-海马区缺血和硬化亦常形成慢性癫痫灶。

  脑膜脑瘢痕和胶质增生的机械性影响:

  正常皮质具有软脑膜动脉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脑瘢痕和正常皮质之间即中间区,该区缺乏毛细血管,并可见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元突起的新生,这种细胞再生现象是产生癫痫的重要因素。处于缺血状态的中间区,由于灰质缓慢萎缩,也是产生癫痫灶的原因之一。胶质增生和脑瘢痕特别是脑膜-脑瘢痕,由于其收缩作用,将脑组织向瘢痕中心牵拉,加上血管的搏动刺激,结果对中间区的神经元树突施以机械性张力,增加了中间区成为癫痫病灶的可能性。

  血脑屏障的破坏和神经元胶质关系的破坏:

  血脑屏障有运输及扩散血液和脑组织间的一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外伤后血脑屏障常遭破坏,成为了产生癫痫灶的因素。研究表明,神经元-胶质之间可作为一种离子缓冲系统,以控制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使其保持平衡。伤后这种正常关系的破坏将引起严重的持续性膜电位平衡紊乱,产生癫痫灶。

  轴突侧支抑制系统的破坏:

  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轴突发生的侧支,通过中间神经元所组成的反馈回路,可以反过来抑制神经细胞本身的兴奋性。脑外伤时产生的各种病理因素,影响轴突侧支,使其失去抑制性控制作用,结果引起神经元的超兴奋性和细胞膜复极化障碍,造成癫痫放电现象。

  生化改变:

  如与乙酰胆碱结合能力的障碍,谷氨酸代谢消失,恢复和维持细胞内钾浓度的能力障碍等,均有可能成为促进皮质异常放电的因素。

  危险现象:1、头痛:程度较剧烈,用一般止痛剂无效,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

  2、瘫痪:受伤时肢体运动正常,逐渐出现步态不稳,或一侧上肢乏力,抬起困难。

  3、昏睡:如果原来清醒者变得深睡或难以唤醒,不要以为睡着了,应警惕是昏迷加深。

  4、抽搐:肢体抽搐称为瘫痪发作,是脑细胞受到刺激放电发作的一种特异表现。

  5、瞳孔散大:正常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线照射后瞳孔缩小。异常时一侧瞳孔比另一侧大,光反应迟钝。

  6、尿床:尿床提示大脑排尿中枢受压,成人尿床可能是颅内血肿的第一个信号。

  7、心跳缓慢: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减慢至40-50次以下,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和呼吸减慢,提示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已发生。

  8、躁动:极度躁动不安,伴大汗淋漓,说明颅内压上升到难以代偿的程度。

  9、精神异常:神志混知己精力不集中,不能像平常一样做事。

  10、眩晕:脑外伤早期病人均有头脑晕沉的主诉,并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如果眩晕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也应警惕有颅内血肿的可能。









































白癜风北京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1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