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行业发展特征

国内市场巨大的临床需求,促进了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手术设备方面,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代表了当前国内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主流发展趋势。手术机器人的出现解放了医生的双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生疲劳,同时可精准定位病灶,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一、赛道评估

1、产品特点及应用优势:作为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定位精准、耗时短、手术创口小等优势

手术机器人按细分科室可分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其中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是危险系数和精度要求最高的机器人。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主要适用于发生在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治疗,是一种可应用于脑出血、脑肿瘤、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等近百种疾病治疗中辅助医生定位的微创手术设备。利用手术机器人可以开展对精度要求极高的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梅杰综合征、特发性震颤等),SEEG癫痫治疗(实施脑内血肿排空、脑组织活检、脑脓肿穿刺引流、脑内异物摘除等),及颅骨开放性手术的导航等。机器人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计算机软件系统、实时摄像头和自动机械臂,具有实施规划、监控和手术等功能。借助机械臂末端的操作平台,医生可以实施活检、抽吸、毁损、植入、放疗等多类术式。

相较于传统神经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定位精准、创口小等优势。传统神外手术的工作量大、耗时长、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多、患者恢复慢,通常一台手术需要2-3小时,并且要对病人实施开颅和全身麻醉,同时投入大量耗材及医护人员,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也较长。此外,总体手术费用高,其中仅麻醉相关费用就达数千元,以脑出血手术为例,单台手术费用约为2-4万元。而使用手术机器人,能够将手术时间缩短到平均0.5小时,且仅需进行局部麻醉,同时由于创伤仅为2mm,在耗材、住院以及恢复时间上都有很大优势,同时整体费用能降低30%左右。此外,手术机器人还可以实现远程手术,作为输出顶级医疗资源的重要载体,提高诊疗效率。

2、在我国的发展进程:我国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年后进入产品上市的集中期

我国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的国家之一,田增民等于年应用国产CASR-2型机器人系统进行肿瘤活检等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年,Medtech研发了著名的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ROSA,专门用于脑部手术辅助。年7月,Medtech在ROSA机器人的基础上研发了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并将这两款成熟的产品整合,分别取名“ROSABrain”和“ROSASpine”。年“ROSABrain”脑部手术机器人在我国获NMPA批准上市。年华志微创的“CAS-R-2型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获批上市”。年至年柏惠维康和华科精准均先后有两款机器人获批上市。年,Medtech的新一代可同时进行脑部和脊柱手术的“ROSAOne”登陆中国市场。

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二、竞争格局:呈现国产进口两分天下的局面,且国产产品势头更为强劲

当前我国已获批上市的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有5个,分别由柏惠维康和华科精准研发生产,进口产品有2个。虽然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上市产品数量已经超过骨科手术机器人,但是距离实现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从市场成熟度看,相较于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以及以“天智航”为代表的快速增长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并且在国内市场上处于国产企业与外资企业同台竞争的格局。国内代表企业和产品包括柏惠维康的“睿米神经外科机器人”和华志微创的“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国外代表企业和产品包括Renishaw的“NeuroMate机器人”和Medtech的“ROSA机器人”。

三、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神经外科手机机器人领域的三大代表企业分别为柏惠维康、华志微创和华科精准,三家企业均在与高校密切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了长达15年以上非常丰厚的技术积淀目前均有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产品的研发均离不开资本的支撑,三家企业均在年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金额均在亿元以上,其中柏惠维康的D轮融资金额最大,达到了4.3亿元。

1、柏惠维康:大额D轮融资完成,资本驱动下两产品获批上市

北京柏惠维康成立于年,技术积累超过20年,核心团队从年便开始专注于手术机器人领域。公司技术脱胎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主打产品为“睿米(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现已有两款产品分别于年4月和年3月获批上市,其中第一款RM-是国内首个正式获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医院众多,已先后在包括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西安医院、吉医院、医院、医院、浙医二院、医院、医院等56医院开展临床手术。

2、华志微创:3年连续三轮融资完成,产品临床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北京华志微创成立于年,技术积累超过20年,是国家“计划”智能机器人主体产业化基地,于年被国家授予医疗机器人研究领域最高的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核心产品“CAS-R-2型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于年获批上市,年被纳入北京医保,这是国内最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产医疗机器人之一。医院医院、医院、北京医院、医院、郑大一附院等,CAS-R-2现已完成临床病例数近10万例。

3、华科精准:两产品连续获批上市,数亿C轮融资完成

北京华科精准成立于年,技术积累超过15年,核心产品是“SinoRo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当前已有两个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分别于年底和年底获批上市。医院众多,包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医院、南方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

结束语:当前利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开展疾病治疗仍属于较为前沿的手术手段,应用范围有限,医院有条件开展该类手术,但是未来随着技术及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设备及手术价格的下降,利用手术机器人实施神经外科手术将会成为常规的治疗手段,并且将有机会被纳入国家医保体系。

END

原创声明:转载请注明“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并保持文章完整性。

国内纳米抗体企业布局特征从双抗技术难点剖析“为什么双抗研发看平台”(下篇)我国“光电声”医美治疗设备行业发展现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12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