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是因心脏瓣膜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起的心内膜炎症,▲来源于《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第24章
室检查特征见表24-2。
▲来源于《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第24章
▲
炎症可导致赘生物脱落,从而远处栓塞感染转移和脓毒血症。原因包括:医疗卫生相关性IE占34%,血液透析、非血液透析血管内导管和侵入性手术也常与IE相关。
人工心脏瓣膜和心脏移植装置相关性IE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社区相关性IE仍占近70%,常与口腔、胃肠道和皮肤细菌相关。
静脉注射毒品也占据一定比例。
表1IE体征和并发症
(A)Osler结节:表现为指尖和脚趾的疼痛性红斑结节;(B)Janeway损害:表现为手掌和脚底无痛性红斑;(C)Roth斑:中心白点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1.椎间盘炎和椎管内脓肿硬膜外脓肿矢状位增强TIWI示C3-C4脊髓硬膜外脓肿。经过4个月抗菌药物治疗脊髓硬2.缺血性卒中通常是多发的皮层和皮层下梗死,分布于多个血管供血区。也可以是单发病灶,呈楔形。2.细菌性动脉瘤细菌性动脉瘤是由菌栓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最常见部位为大脑中动脉的远端分支。3.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是梗死后的出血转化。其他病因还可能为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和破裂的血管壁发生坏死性动脉炎。轴位CT示右侧顶枕叶脑出血(A)。CTA示颅内感染性动脉瘤位于血肿底部(B、C)。DSA示血管内栓塞载瘤动脉治疗前、后右侧距状动脉远端动脉瘤变化(D、E)。冠状位CT示胼胝体上池蛛网膜下腔出血(A),经食道超声证实主动脉机械瓣上有赘生物(B)。DSA示右侧胼周动脉破裂的动脉瘤和右侧M4段动脉瘤(C)。血管内栓塞载瘤动脉后的动脉瘤变化(D、E)。4.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细菌栓塞引起小血管破裂、凝血障碍、红细胞瘀滞和血管炎有关5.脑脓肿和脑膜炎脑脓肿和脑膜炎是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分别见于1%和6%的IE患者。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菌球菌。增强T1WI(D)示脑脓肿,FLAIR(E)示脓肿周围水肿。MRI增强扫描示软脑膜明显强化。膜外脓肿明显缩小。髓内脓肿增强T1WI示C5水平边界清晰的周围环形强化病灶。6脑病脑病是IE相对常见的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脑脓肿、脑膜炎、癫痫、全身并发症如发热、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均可诱发脑病。首发
第67病区
作者
RyanLau/刘锐
编辑
RyanLau/刘锐
插图来源
网络
题图来源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hdw.com/byjs/10759.html